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近3万台锅炉发力“微煤雾化” 每年可节煤1000万吨

2015年01月27日 11:53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

  省政府日前与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年内,亿利资源将投资180亿元,对我省2000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进行“微煤雾化”技术改造。这项改造涉及近3万台企业和居民小区燃煤锅炉,约相当于全省燃煤锅炉总量的30%。

  □本报记者 段丽茜

  烧煤不见烟,新技术提供治霾新思路

  在人们的印象中,烟尘是燃煤锅炉的必然产物。然而利用“微煤雾化”技术,烧煤整个过程中都会看不见煤、看不见烟尘,也看不见炉渣。

  “微煤雾化”,这样一个听起来非常专业的技术,就是一种对煤炭进行清洁高效利用的集成技术。“因为经过航天涡流技术,加工配置后的微煤实现了高效雾化,煤气与空气燃烧充分,再加上低温低氮燃烧技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大减少,达到了燃气锅炉排放标准,所以整个燃烧过程看不见烟尘。”亿利洁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军强说。

  对于我省来说,清洁高效利用燃煤已成当务之急。

  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燃煤是造成我省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压煤减霾,近年来很多地方采取了“煤改气”等方式,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成本过高、“气荒”等问题,燃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我省能源结构的“主角”。尝试利用“微煤雾化”技术推进燃煤清洁化利用,我省在行动。

  据测算,利用“微煤雾化”技术改造的传统燃煤锅炉,燃烧效率提高到98%,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吨煤产蒸气由传统锅炉的5.5吨左右提高到9吨以上。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可以节煤30%以上、节电20%、节水10%、节地50%。煤灰燃烧完全,还能够成为高端水泥的熟料,实现了整个过程清洁高效。

  利用该项技术改造传统燃煤锅炉,对我省治霾将产生良好的作用。利用“微煤雾化”技术对我省2000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改造完成后,年可实现节约燃煤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00万吨、烟尘排放4.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7.5万吨。

  满城造纸工业园等4个园区将“尝鲜”

  满城造纸工业园、曹妃甸化工园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邯郸涉县开发区等4个工业园区将尝鲜“微煤雾化”。目前,亿利资源已经提交满城造纸工业园的项目建议书,如今正在准备按照市场机制参与竞标。

  对全省三分之一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将分区域、分行业进行,先工业、后居民,并以环北京4市及衡水市、省直管市为优先目标。“改造将在河北省总体规划下进行筛选和能源总体规划,确保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张军强说。

  按照实施方案,今年将完成5000蒸吨/小时的锅炉改造,占总计划的25%,2016年完成6000蒸吨,2017年完成9000蒸吨。今年上半年11个设区市和省直管市各开工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100蒸吨/小时以上的项目,其中在环北京4市和衡水市尽量开工建设2个装机容量为100蒸吨/小时以上的项目。

  石家庄区域占全省改造的比重最大,亿利资源将筛选能耗大的企业进行改造,三年计划改造5000蒸吨/小时。在全省燃煤锅炉比较集中的地区、工业园区新建集中供热(蒸汽)站,淘汰原有企业的燃煤锅炉,上大关小,规划改造10000蒸吨/小时。同时,积极介入央企、集团客户的锅炉改造项目。

  市场化运作,锅炉运行成本不增反降

  进行“微煤雾化”改造后,锅炉的运行成本与之前相比会不会增加?

  对此,张军强给予了否定的回答。改造后,因为燃煤的热效率大幅提升,单位热值的煤耗量降低,锅炉使用成本与原来相比将略有降低,洁净排放带来的还有更大的社会效益。

  将来,我省实现“微煤雾化”改造后的燃煤锅炉,将采取BOO(建设—拥有—经营)、BOT(建设—经营—转让)、EMC(即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

  对现有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居民小区传统锅炉进行节能改造后,将采取EMC方式。亿利资源全额投资,对锅炉进行“微煤雾化”改造供企业使用,亿利资源从企业的节能收益中收回成本,成本回收完全后将设备赠送给企业。

  而对于新的工业园区、新的居民小区热源建设,更多采用BOO模式,由亿利资源及关联企业投资建设并运营“微煤雾化”清洁环保供热(汽)中心,在产业园区赋予该企业经营权期限内,向园区内企业出售蒸汽或热水。

  据测算,亿利资源投资对耗煤量大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后,在对锅炉运营期间,为相关企业供应生产用蒸汽,每吨蒸汽的费用约为30-40元,平均7-8年能够收回投资成本。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