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能薄膜4天涨逾六成 大牛股背后三大怪状待解

2015年03月06日 16:3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

  ◎每经记者 贾丽娟

  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以下简称汉能)股价继续疯狂!

  该股继3月4日暴涨21.90%之后,3月5日再涨14.06%。至此,3月仅4个交易日,汉能股价涨幅已逾60%,收于7.30港元。

  若将汉能称为眼下港股市场第一大牛股,恐怕少有人反对。但在暴涨背后,却存在几大怪相:基本面与股价脱离、研报极少、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汉能的暴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试图寻找到蛛丝马迹。

  产品未普及市值远超行业龙头

  近期,汉能可谓出尽了风头。先是主席李河君被推上“首富”宝座,之后,李在“两会”被记者围堵,其“两会”提案也关乎清洁能源。

  不过,最扯眼球的还是汉能的股价和市值。目前汉能市值暴增至3038亿港元,在港股市场排名第16,超过中国联通、渣打集团、恒生银行、港交所等等一众老牌蓝筹;而最新的消息是,富时中国50指数公布半年检讨,新纳入的6只股票中,汉能赫然在列。

  那么,这样一只牛股背后,公司的产品究竟是什么?

  2015年2月,汉能主席李河君在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公司将致力于开发适于民用领域的移动能源战略,并将在10月推出太阳能全动力汽车。他声称,将6平方米薄膜电池集成于车身上,在日均4小时光照下,可以驱动一辆1吨的汽车正常行驶80至100公里。这个市场的前景非常巨大,预计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会达到500万至1000万辆。

  不过,汉能的现有产品似乎并未普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询问了多位投资人,都表示对此并不熟悉。记者在汉能官网上发现,“汉能商城”已上线,就468元的充电包产品,记者询问了客服,被告知该产品需3月底才能到货,在日照条件很好的情况下,充满一部iPhone6仅需2~3小时。

  目前,汉能3000亿港元市值已远超美国行业龙头。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的主编张先生告诉记者,同行业处于国际前列的是美国第一太阳能(FSLR,US),市场渠道已较稳定,汉能全球出货量无法与FSLR相比,不过二者技术并不相同。

  记者注意到,环球快车数据显示,FSLR目前的股价为61.2美元,市值61.3亿美元,市盈率30倍;反观汉能,市值3038亿港元,市盈率78倍。

  研报寥寥港股分析师称“看不懂”

  记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只大牛股研报却不多。在翻遍各大金融软件研报系统后,记者暂时只查到2014年9月,来自AMTD证券及工银亚洲的两篇报告,当时汉能的估值约为18倍市盈率。

  直到2015年2月27日,里昂证券驻香港的太阳能行业分析师CharlesYonts才发布了一篇报告,表示看好汉能。

  记者致电一位港股环保行业分析师,他表示,并未覆盖这家公司,因为“看不懂”。他进一步表示,汉能的业务大多来自于母公司,很难让人对其保持信任态度。

  而在光伏界,薄膜技术与晶硅技术的争议从未停止。汉能官网显示,薄膜发电技术具有柔性可弯曲、质量轻、弱光性好、颜色可调和形状可塑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移动3C产品、可穿戴设备以及太阳能全动力汽车等各种领域。

  不过,薄膜技术劣势也很明显。北极星张先生表示,薄膜技术很早就有,但转换效率一直是短板。“虽然近几年进步很快,德国实验室已经达到21.7%,但这也是最近才出现的技术,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平对记者表示,薄膜太阳能由于光电转换效率低、衰减率较高等问题,前些年未引起业界足够关注,市场占有率很低。目前光电转换效率虽然迅速提高,但与晶体硅电池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不过,薄膜太阳能用料少、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有优势,近三年来产业已在较快发展。眼下,不同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都有缺点,比如转换效率偏低、环保问题以及原材料资源稀缺问题,这些都需要产业形成规模后逐步解决。

  关联交易多基金经理不敢多买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曾报道,港股通资金对汉能情有独钟。在春节后的6个交易日中,汉能6次上榜港股通十大活跃个股,排名都在前3名之内,且均为净买入。南下资金净买入金额在6日内达到5.01亿港元,同期汉能股价上涨43.18%。

  昨日汉能再次上榜,交易金额再创新高达44.16亿港元,港股通资金贡献8.08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卖出金额为3.37亿港元,如此大的卖出金额,在港股通资金交易汉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

  香港华富嘉洛证券公司投资部副总裁林宜辉对记者表示,他在1.6港元的时候买过这只股票,但是“卖得比较早”,目前手中已经没有货。他进一步解释道,虽然对这只股票跟踪的时间不短,也到公司调研过,但是对公司的关联交易一直比较担心。“大部分业务来自于母公司,而且有大量的账拖着未给,关联交易又很频繁,这是导致自己有顾虑的主要原因。”

  他当时买的时候觉得“概念好,价格不贵”,不过现在的价格已是“超贵”。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