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惠州4年否决环保不达标项目超800个

2015年04月29日 10:3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惠州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惠州空气质量名列全国第六,惠州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得益彰。惠州如何做到这一点?日前,市委书记陈奕威谈惠州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环境期刊《环境》杂志关注。

  生态绿色和工业新城完美结合

  《环境》杂志指出,2014年,惠州在经济方面取得三个突破: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增长10%;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接近8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300亿元,增长20%。同时,惠州保证了“两个持续”:一是持续保持良好的生态,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二是空气质量连续两年保持在国家优秀的行列,海水质量位列14个海洋城市第一。

  《环境》杂志援引陈奕威的话,即“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也不会走那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肯定会走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在这一思路引领下,惠州坚定绿色发展的定力,抓住转型升级的主线,走传统优势产业改造之路。《环境》杂志指出,惠州引进中海油、英国壳牌建设石化区的同时,也引进了新技术、新理念、新管理,在打造惠东女鞋制造基地时,通过电商推动基地走产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路子。惠州的实践证明,生态绿色和工业新城可以完美结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可以兼得。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硬发展没有道理”

  对于惠州这个目前仍处初级阶段的城市而言,是否必须一方面加快发展,一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杂志为陈奕威的说法点赞,即“发展是硬道理,但是硬发展没有道理”。

  《环境》杂志列举了惠州用法律红线守住生态底线的做法,包括对引进项目实施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相关规范和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标准和总量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的“三个一律不批”,也包括从惠州实际出发,提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行“三个限批”。例如,惠州的母亲河东江长年水质在二类以上,饮用水的达标率要达到100%,源于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美国曾有一家公司打算投资惠州2亿美元建设一个项目,但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每升将达到90毫克,而东江沿岸标准只能是30毫克,最后惠州政府拒绝了这个项目。

  《环境》杂志统计的数据显示,惠州每年否决的项目在10%左右,“十二五”以来的4年时间里,惠州否决环保不达标项目超过800个。此外,河涌整治也获《环境》杂志肯定。目前,惠州全市63条河涌待整治,其中14条河涌整治获市级财政投入100亿元,已整治的金山河、青年河效果显著,金山河两岸的百姓住房每平方米均价上涨1500元,成为惠州市民置业热门选择。

  “四大行动”成就惠州美丽乡村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环境》杂志认为,惠州无论从精神文明创建、森林城市创建还是生态市创建中,都始终把基层、把农村当做重点。

  具体来说,惠州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了四大行动。一是通过一年多的“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为每个自然村至少聘请一名保洁员,每个乡镇配备运垃圾的车辆,每个县城配套垃圾处理场,实现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使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今年启动的“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三级处理、雨污分流,初步效果显著。三是今年启动“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广大农村的村前屋后都绿起来。四是“美丽乡村,美丽心灵”活动,陈奕威介绍,这个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将帮助农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良好风气,有了美丽的心灵,美丽乡村就会指日可待。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