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水泥行业15年来首次在一季度出现产量负增长

2015年05月05日 10:21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水泥行业15年来首次在一季度出现产量负增长

  2015年一季度,水泥产量出现负增长,市场需求弱势开局。业界认为,水泥行业已进入平台期。一方面,去除过剩产能依然是今年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必要的停窑、停磨限产措施;减少政府对水泥投资项目的市场干预。另一方面,我国水泥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以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的工作重心不会改变

  在尧柏水泥集团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所有生产基地的生产状态进行观察。随着公司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生产管理管控方面持续加强。从当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脚下的一个地方小厂发展至今,尧柏水泥现已成为资产过百亿元,产能超3000万吨规模的水泥企业,在西部地区名声大噪。

  目前,尧柏水泥在陕西省布局了12个生产基地,在陕南地区具有绝对的区位优势。旗下的西安蓝田尧柏水泥厂产能利用率一直很高,区域优势明显,价格比西安市周边企业每吨高出20至30元。“我们对陕西水泥市场未来发展是比较乐观的。在没有新增供给的基础上,市场需求尽管由高速转为低速,但还是有增长的,供需关系仍在改善。”尧柏水泥董事长马维平说。

  “在全球经济继续放缓的背景下,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24.67亿吨,虽然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是自1990年以来最为缓慢的一年,预示着中国水泥工业将步入漫长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发展平台期。”在日前召开的2015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说。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792.11亿元,比2013年增长0.92%;实现利润总额780亿元,同比增长1.4%,为历史第二高位;利润率达7.97%。

  “2014年,水泥行业在困境中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乔龙德认为,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水泥行业从过往以速度和增量为主导,转向以创新提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提高品种质量和效益为发展主旋律的新阶段。

  2015年一季度,水泥产量为4.28亿吨,同比下降3.4%。这是15年来水泥行业首次在一季度出现产量负增长,反映出今年水泥市场需求的弱势开局。平台期下水泥需求、价格亟需提振,行业“减重”压力依然较大。“要想推动水泥行业未来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减少落后企业数量,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此外,还要减少供应总量,坚持必要的停窑、停磨限产措施,维护市场供需平衡,稳定企业和行业经济效益;减少政府对水泥投资项目的市场干预,清理违规建设项目,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

  孔祥忠认为,2015年只有去除严重过剩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才能提升行业整体效益。“要去除竞争劣势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消除不正当的恶性竞争行为;去除地方政府保护政策,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环境。”孔祥忠说,面对投资需求,企业间需要不断推进兼并重组,做大优势企业规模,提升企业规模效益,才能稳定市场需求,保持行业合理利润。“为此,我们鼓励企业委托经营,优化市场布局,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探索企业之间交叉持股,通过金融资本纽带,促进企业合作共赢;坚持国际同行交流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中国水泥企业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于水泥行业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降低水泥行业煤炭消耗总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水泥行业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任务。“认识到低碳绿色发展是水泥行业从根本上提高总体水平的立足之本,是牵引创新技术和管理、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进动力。”乔龙德说。

  在本届国际水泥峰会上,孔祥忠公布了“水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及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他表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在水泥行业已经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尽管我国水泥行业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以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的工作重心不会改变。“水泥行业目前需要创新思维。要创新我们的投资理念,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市场竞争合作机制,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企业先进管理手段等等。”孔祥忠说。

【编辑:刘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