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钢铁市场低迷催生并购遐想 兼并重组能否拯救行业?

2015年09月15日 08: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2钢铁

  新京报讯 (记者赵毅波)在钢铁价格持续低迷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令钢铁行业迎来一股新风。新的兼并重组预期之下,钢铁行业能否浴火重生备受关注。

  钢企业绩下行加剧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以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为标志,中国钢铁工业迅速与世界水平接轨。

  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特别是到上世纪末,以沙钢、海鑫为代表,民营资本相继进入钢铁行业,带动中国钢铁产量急速增长。而伴随着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迅速扩张,中国钢铁行业在新世纪迎来黄金十年。

  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227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

  然而,持续高速的产能扩张之后,钢价不可避免的走低,在管理水平依然落后、环保和资源压力持续加大的时候,钢铁企业、特别是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的国有钢企陷入空前困境。

  据中钢协数据,2014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幅16.2%,今年上半年降幅更是超过去年全年的降幅。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

  即便钢铁市场急剧下行,但资本市场上对钢铁炒作仍然不断,上半年上市钢企的股价一路飙升,其原因正在于,投资者认为,钢铁企业业绩下行,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在提高。

  兼并重组能否拯救钢铁行业?

  新发布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提高了对商业类国资保值、增值要求,钢企资本运作的可能性继续加大。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表示,在中央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发布后,低效率国有钢企如何退出行业将备受关注。面对破产压力,他们在重组中很难对高效率的企业提出更高的要价,很容易被对方兼并。

  钢铁领域资深专家曾节胜对新京报表示,钢铁行业目前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中央的确发了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督促国企兼并重组,但社会资本对国有钢企的观望情绪还比较浓厚,国有钢企未来还必须要通过市场的考验才能一见分晓,在行业大洗牌当中,一些国有钢企甚至可能走向破产。

  据新京报记者梳理,截至昨日开盘前,A股市场有大冶特钢、新兴铸管、柳钢股份、沙钢股份、金州管道等5家上市钢企处于停牌当中,多数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前三名均为国有企业。

  “市场上关于国企改革概念的炒作只具有短期效应。改善国有钢企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效率,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见效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同国有钢企的改革成功概率并不一样,只有在改革确实产生正面效果之后,在资本市场上的长期支持效应才会显现”,江飞涛说。

  【人物】 30年老员工眼中的首钢

  在过去的30多年间,首钢经历了国企改革的每一阶段,曾因改革而走在前列,现在,首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最大的项目,而每个首钢人的人生也与首钢的命运丝丝相关。

  “人们都说我的工作与首钢二炼厂的生命同始同终”,季女士说。

  负责冶金化验的季女士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首钢,一直从事的是冶金化验业务,从开炉的第一批钢到关厂的最后一批钢,季女士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首钢二炼厂的诞生到结束。

  四年前,首钢外迁,季女士以买断工龄的形式退休了。

  谈及首钢过往辉煌,季女士显得有些激动,“(19)80-90年代那时候,首钢发展非常快,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令首钢人非常骄傲。”

  另一位二炼厂的员工赵先生也对记者回忆道,“(19)85-95年这十年是公司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首钢领导人抓工作比较好,在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承包制改革。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也比较多。”

  80年代初从北京钢铁学校毕业后,赵先生自然而然进入了首钢,分配到二炼厂工作,此后一直从事基层管理岗位。在首钢外迁的背景下,将于2019年退休的他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关系,没有选择去河北,而选择了留在北京,“以前是搞发展,现在是留守”。

  季女士和赵先生都对首钢的未来抱有信心。

  “从我个人工作来看,而且再加上仍然留在首钢一些徒弟的消息,首钢现在对市场需求关注得比较大,未来肯定还是挺有前途的。”季女士说。

  关注时政新闻的赵先生表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太大,未来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出台,钢铁行业还会继续压缩落后产能,尤其是河北的老产能。但首钢在河北都是新建的工厂,在技术和环保上都有优势。”

  新京报记者 赵毅波

【编辑:刘虹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