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算清出租车“成本账”很有必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时评:算清出租车“成本账”很有必要
2010年01月04日 15:35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三个月前,沪上有媒体披露了一份上海出租车行业的调查报告,结果有点意外,相关各方居然谁都不高兴:乘客不满油价上涨的终端承受者总是自己,对少数司机的“拒载”、“计价器作弊”等行为更是怨声载道;司机抱怨上交的“份子钱”太多,劳动强度过大,收入多年未见提高;出租车企业则大喊运行成本节节看涨,企业出现亏损;管理部门呢,批评出租车违法违章频繁,管理难度加大。

  三个月后,传来了一个消息:从今年1月1日起,上海稳步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收入水平的五项措施开始执行,其中包括把出租汽车行业承包指标每车每月降低200元。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透露,下一步上海还要组织全国各方面专家对出租汽车企业进行成本和利润调查、监审,以实际成本为依据,科学制定承包指标水平,既保证企业合理利润,又保障司机利益,“让出租汽车行业实际成本和利润水平这笔社会普遍关注的‘糊涂账’越来越清晰、透明。”

  这样一个消息,这样一些举措,从表面上看,仅仅对上述各方中的司机单方利好,毕竟每月少交200元,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下一步的厘清企业成本,给司机至少带来了减负的希望。但细思一下,厘清出租车企业成本对其他各方同样会带来益处。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很难相信,一个劳动强度大、收入又多年始终在低位徘徊、牢骚满腹的“的哥”,会是微笑的天使,会自觉遏制以违规来谋利的冲动。乘客和管理部门所以也应是这些举措的潜在受益者。至于出租车企业,过去不是常为成本高且公众不理解而叫苦吗?现在有了一个晒成本的机会,透明终将消除误解。

  我毫不怀疑厘清出租车企业成本的正面效果,但相比之下,我更对这一动作的后续效应充满期待。

  毋庸讳言,十年前曾有过黄金时代,甚至在二三年前还被当成“城市名片”的上海出租车行业,也存在着复杂的、体制性的问题,绝非一剂处方就可以妙手回春。

  比如,既然出租车企业的成本完全可以在各方参与和监督的情况下,变“糊涂账”为“明白账”,那么一个必然引起的联想是:企业花钱购买运营权,是企业支出之一大项,还有其他各项必须上交相关部门的费用,这些费用之构成有无必要也明晰一下?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没有给企业减负的空间?这笔账,同样应该算得明明白白。

  说出租车行业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并不为过。把出租车行业的账,里里外外算明白,获益的,就不光是“的哥”和出租车企业,甚至是每一位市民,和我们这个即将举办世博会的城市。 (黄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