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的低碳生活:做饭用上“自来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农家的低碳生活:做饭用上“自来火”
2010年02月24日 09:30 来源:经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装太阳能热水器、建沼气池、垃圾分类处理……年初,记者在江西省石城县农村采访时发现,一股环保生态新风正吹拂着石城的乡村田野,很多农民悄然过上了“低碳生活”。

  洗澡水“不用烧”

  “太阳能是好东西,一次投资,长期使用,现在政府还有补贴,太划算了。”石城县横江镇友联村村民赖运才打开水龙头,让温水从指间流过。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每年冬闲的时候都要到离家20里的深山里砍柴,用以烧水做饭。现在家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水是“只要一拧开水龙头,热水哗哗地就来了,洗澡水再也不用烧了。一家人洗澡、洗衣、洗碗等生活用热水全都解决了。”他家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管全家五口人的生活用水还绰绰有余”。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里人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农闲的时候,大家充分利用村子离圩镇近的便利,或做点小生意,或到城里打零工挣钱,“生活过得很是甜美”。

  近两年来,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在石城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像友联村这样家家用上太阳能的村子还有30多个,全县有1.5万户农户用上了太阳能。在县城卖太阳能热水器的温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农民有钱了,太阳能热水器销量越来越大,2009年我卖给农民的就有630多台。”

  做饭用上“自来火”

  “扑哧”一声,蓝莹莹的火苗跳跃而出。“你看,我的这个灶头是用沼气点着的。”小松镇桐江村许志民在自家干净整洁的厨房里,一边忙着用沼气煮饭、炒菜,一边乐呵呵地介绍:“现在我们煮饭、炒菜、烧开水,全用上‘自来火’,只要阀门一开,火苗就呼呼响着亮起来,既方便又卫生。不光自家用,我家猪场的沼气还能供应给10户乡亲用呢。”自从建起“猪———沼———果”新模式生态种养系统,他家不仅年出栏肥猪增加50余头,而且果园里的脐橙产量也比过去大为增长。他说:“不仅沼气可以煮饭,而且沼液、沼渣也是宝,施到果树上,比化肥强得多。”猪———沼———果新模式让他家2009年增收5.3万元。

  近几年,石城县乘新农村建设东风,大力引导农民建设沼气池,目前全县已建有沼气池2万余个。在此基础上,县里适时推行“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生态模式。据初步测算,每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民直接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而且,由于建沼气池后,人畜粪便都得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农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改用沼气做炊事能源,节省了薪柴的消耗,有效地遏制了乱砍林木的现象,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节省了砍柴用工、煮饭做菜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发展农业生产。

  垃圾“无害化”

  石城县琴江镇临江轩新村是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记者在村里的垃圾中转房看到,这里的垃圾房分为两个堆放区:左边堆放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右边堆放不可降解的无机垃圾。赖勇群是村里聘用的卫生保洁员,他告诉记者,他每天清理垃圾前得先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把毛豆壳、瓜果皮、菜叶子、杂草等能够腐烂的垃圾拣出来放在一起,再集中送到村肥料池发酵,等到春耕时节,这些垃圾就是下田用的上等有机肥。”

  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针对目前农村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了垃圾收运处理长效机制,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以实现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使农民的生活更方便、农村环境变得更加整洁。他们的做法是,在每个村庄配备保洁员,在村里合适的地点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保洁员每天将金属、纸、玻璃、塑料、废旧家电等可回收垃圾自行分拣变卖,而对剩饭馊菜、落叶秸秆、果皮果壳等有机垃圾则进行堆肥处理,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对卫生间废纸、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医疗废品等有害垃圾以及泡沫等垃圾,集中堆放。

  目前,全县所有村庄的垃圾都实现了分类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张兴亮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