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石油企业联手“走出去”利于优势互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石油企业联手“走出去”利于优势互补
2010年03月04日 11:22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国油企实力获国际认可

  中国能源报:2009年,中国的石油企业海外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总体上看对我国能源业和国家来说有什么意义?

  王震:2009年,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石油企业更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区域上的突破,产业布局走向国际化。比如,在中东地区、加拿大等国家有所突破。其次,在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的突破,比如2009年12月加拿大批准中石油收购加拿大两个油砂项目60% 的开采权益。第三,在石油贸易领域的突破。比如,2009年5月,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权,新加坡活跃的炼化和贸易市场将有助于中石油海外拓展炼油及下游业务的拓展。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对企业运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并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中石油与BP合作开发伊拉克鲁迈拉油田,标志着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已经得到国际的认可,中国石油企业已开始与国际石油公司开展全方位、全球性的合作。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出去”应该如何定位?

  王震:我国石油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去”应定位在商业性上。在这个基础上与国际石油公司谈合作,在合作中要有一定的利润,这样可以减少在未来的合作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就石油企业来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些大型国企,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而这一点民营企业是难以做到的。

  发挥优势突破人才瓶颈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出去”具有哪些优势?

  王震: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主要拥有以下优势:

  一是技术优势。就石油企业“走出去”而言,技术是第一位的,有些合作项目不是靠钱多就可以拿下来的。我国石油企业的勘探开发技术很强,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在全世界都是居于前列的,这将有助于我国获取海外油气资源。

  二是服务优势。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拥有强大的钻井、测井、物探等技术服务队伍,可以为国外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技术服务。

  三是资金优势。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资金紧张,我国由于采取了有效的调控措施,石油企业在资金上有一定的优势。

  四是管理和成本上的优势。现在的国际合作都是一体化合作,我国石油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既可以当承包商,又可以当开发商,方便管理。比如,一些项目中标后,我国石油企业可以按照国际规则进行自行开发。此外,我国石油企业走向海外还具有成本上的优势,比如钻井的费率就比国际平均水平要低,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存在哪些瓶颈和不足之处呢?该如何突破?

  王震:目前,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够快,国际地位较以前也有很大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瓶颈。要想在“走出去”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打造国际一流石化企业,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要加快培养国际商务型的人才,熟悉国际法律法规、石油贸易等知识的高端人才。

  另外,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要加强风险管理,加强现金流的管理,保障其畅通,做好长期的战略规划。拿到项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做成功。

  “走出去”宜加强联手合作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一些石油企业在一些重大项目上选择与国外公司合作,对中国能源企业来说有哪些好处呢?国外公司有哪些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地方?

  王震:首先,与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可以降低风险,增强竞争的实力。有些项目我国石油公司与国外公司合作成功率会高一些。比如,去年12月伊拉克第二轮油田对外招标中,中石油联合法国道达尔、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竞得哈法亚油田开发项目。

  其次,在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中,我们可以学习对方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像埃克森美孚、BP等跨国石油公司都有着丰富的国际经验和强大的国际化队伍。

  就我国企业现状而言,要更好地“走出去”,发展国际化战略,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对一些重点项目,相关部门要出面协调,根据各企业的情况,有所侧重,发挥各自的优势。其次,国内企业之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手。

  中国能源报:国企是否可以和民企联手合作开发海外项目呢?采用什么方式合作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王震:应该说在合适的时候,国企可以与民企合作。虽然有些项目民企在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但石油技术、服务等领域民企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进入。比如,先做承包商、基建服务商,再做开发商。现在已经有一些民企“走出去”了,像安东石油在国外就设有公司。此外,对一些国企不敢贸然进入的领域,民企可以拿到项目转包出去。(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王震 记者 吴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