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如何走向常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地球一小时”如何走向常态
2010年03月31日 10:41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地球一小时”已经在全球持续开展三年,在国内今年才是第二个年头,从去年国内近10个城市首次参与的情况看,效果并不佳,参与的人数少,活动还仅止于形式层面。那么如何扎实推进“地球一小时”活动,以此为契机,将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低碳生活常态化、制度化。

  首先,宣传上要不断创新,环保部门要建立村民小组或街道社区,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发动,营造一个全民参与“地球一小时”的良好氛围。同时社会要提供合适的平台,让人们愿意、能够走出家门,自愿熄灯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比如,当晚,可以举行邻里节,既融合邻里关系,又能体验环保重要性,吸引居民参加。反之如果没有一定的载体,光靠人们自觉,黑灯瞎火谁会傻傻地静坐一小时。

  宣传方式应多样化,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如向人类诠释过度消耗电能会让一个色彩斑斓的地球模型不停“流泪”,这样一下子就让人们明白了“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真正意义。真希望像这样的宣传活动方式再多一些。

  其次,活动要重内容,轻形式,为了宣传自己,一些环保部门又是拍照,又是登报,又是上镜,无形中忽略了活动本身真正内涵,其效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这方面政府部门不妨发挥榜样作用,率先垂范,譬如主动停掉部分景观灯,打印纸要双面用等。更重要的是立足常态,在机关内部使用能耗低的产品,政府采购时,对节能产品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对那些环保产业要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再次,环保要短暂,更要持久。熄灯一小时其实不难,难在养成及时环保节能的意识,环保与节约能源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自觉行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购物袋,面膜纸二次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擦皮带;减少洗澡时间;将空调温度调高1—2℃,洗完菜后再浇花,出门方便骑单车……每个微不足道的好习惯,都可换取一抹绿色。

  最后,从制度上约束,一方面可进行硬件上设备改装,譬如进行简单线路改造,让一个开关管多个灯。另一方面用法规约束,譬如集体场所的用电,如果能与每个人的收入紧紧联系起来,将用电的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人身上。再如在施工环节中是否可充分考虑到了建筑的节能设计。

  地球一小时是关涉未来的宏大命题,一方面政府、企业要杜绝长明灯,公车不私用,不煲电话粥,少些吃喝玩,空调适当开,另一方面个人不仅要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更不能忽略了每日消费的若干小时。低碳生活,贵在每时每刻,在于每个细节,在于你的一举一动。唯此,“地球一小时”才有意义。(杨红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