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有待政策支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生物质发电有待政策支持
2010年04月12日 11:3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价格和政策上予以扶持

  目前,国家在上网电价、税收等方面对生物质发电明确支持。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电监会等文件,生物质发电的补贴实际已经达到0.35元每度。据了解,江苏一国家级生物质发电项目其秸秆平均收购价格每吨达到315元,发电成本为每度电0.9元。

  “按照林木质发电的成本核算,我们建议电价设定为0.75-0.8元/kw.h左右为宜,这样才能保证发电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和还贷能力,否则将会出现诸如农作物秸秆发电那样的问题。”奈曼旗电厂总工程师段志明分析说,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也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但是,企业具体怎样申报资金、确定优惠政策幅度等环节都没有明确。同时,该办法将风电、太阳能及海洋能发电作为重点补贴对象,却没有将具有巨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林木生物质发电列入补贴范畴。

  尽管生物质发电企业目前困难重重,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这盘棋的走势要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矛盾集中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合理性运用之上,从现在的情况看,在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成杰曾建议发展生物质能源,要在价格和资金上予以扶持。

  “林木质发电项目,需要大量的燃料,内蒙古地理条件优越,国家应把建设生态林转为建设能源林,最后建成经济林,形成生态林—能源林—经济林—惠于‘三农’—生态林的良好循环。为惠于‘三农’,农业和林业部门应再给予一定的补贴政策。”段志明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同时,段志明认为,政府应尽早调整生物质发电的上网电价,并支持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制造,需要国家对锅炉、燃料破碎、打捆、运输等机械设备注入研发基金,进行统一规范的生产制造,使工程投产后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达到预期目的,真正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性能有保障的技术设备体系。

  “国字号”猜想

  在前不久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内蒙古重点在五个方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的开发一项,其中提到,内蒙古将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绿色能源基地。

  据此,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此举正是希望在大力培育战略性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实现方式上的转变,走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之路。

  “内蒙古发展生物质能源拥有巨大的潜力,并且内蒙古也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此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任。但是,对于生物质发电,内蒙古一直在依照国家出台的现有政策和措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内蒙古也历来重视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基于目前对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和内蒙古是否适合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业内尚存较大争议,所以政府在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上,目前采取的做法只能是跟着国家政策走,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持续的关注和研究。至于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其发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取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走良性发展的轨道,还无法知晓。”内蒙古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记者还从内蒙古发改委获知,按照内蒙古的规划,在未来的能源产业发展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尽管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意见、措施,但专家坦言,内蒙古正越发重视生物质发电的作用,并正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生物质能源对未来内蒙古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效益(经济、社会)真能如业内人士所预计的那样实现双赢,政府将极有可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并与目前正处在如火如荼发展阶段的风能和太阳能一同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可见生物质发电欲“突出重围”,尚需多方努力,但从目前内蒙古有关部门公开的资料中,不难发现其重视发展、应用生物质原料发电和转化燃料技术的踪影。如今在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通辽等地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欲望,而内蒙古也几乎毫不掩饰要将生物质能源产业上升为国家级“生物质能源基地”的想法。近日就有媒体报道称,“内蒙古正在建设国家级‘生物质能源基地’”。(王文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