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巨头回应重金属污染质疑 "供应链"遭绿色考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两巨头回应重金属污染质疑 "供应链"遭绿色考验

2010年06月25日 08: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经过了50天的沉默之后,面对自然之友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34家环保组织就IT产业供应链重金属污染提出的质疑(《每日经济新闻》6月10日曾作报道),IBM和佳能日前终于给出了迟来的回应,表示其自身会对整个供货商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

  现在对于上述质疑继续保持缄默的企业还有6家:苹果、飞利浦、爱立信、沃达丰、LG和比亚迪。

  昨日(6月24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佳能和IBM能做出回应,和消费者的作为有很大关系,因为消费者向这两家企业写了200多份信件,要求它们对自身供应链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调查。外界普遍认为,供应链的绿色路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而 “绿色产业链”也正成为对企业责任的一个考验。

  供应链的绿色路径

  自从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提出“绿色供应链”以来,这个概念业已被时疏时密地谈及了14个年头,而在时下低碳经济的集体诉求中,绿色消费的呼声亦日渐高涨。

  业内人士称,绿色供应链是指整个上下游的生产供应链,都必须符合政府或国际组织所制订的环保标准,避免生产过程或生产的成品对环境或人体造成伤害。

  然而,有观点认为,促使供应链变“绿”一定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另外“变绿”在带来产品升级的同时,是否会成为一重待解的贸易壁垒?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符国群曾表示,一方面,绿色生产和供应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在打造品牌时,绿色行动会加强消费者参与的意识和体验的感受。

  自2006年始,锲而不舍地建立中国污染数据库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其主任马军说,“我们做的数据库里,收集了6万份污染超标的企业样本。现在这里面的许多企业开始利用这些数据,去管理它们的供应商。目前过百家企业做出了说明和整改。”

  虽然对于绿色供应链有了更多认同,可是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企业却面临着多重挑战。有专家表示,加入绿色成本考虑之后,企业如未及时升级换代,可能会使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上升。但也有人认为,企业通过对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流程改进与技术创新,同样能降低推行绿色供应链带来额外成本。

  依赖外包更需严管

  采取何种措施既能让供应链变绿,又能维持竞争优势?兼得二者需要企业智慧,而在生产采购全球化的当前,更加需要企业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国际市场上外包业务方兴未艾,为相当数量的企业提供了规避环保标准限制的可能。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很多产业都已实现了全球的生产和采购,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国际品牌会把污染较重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IT品牌如果不能对供应链的环境表现加以控制,那么它们自身做出的环境承诺,将无从实现”,马军认为,“所以我们认为它们应当把供应商的环境管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以此次佳能的回应为例,不少企业对环境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一级供应商,佳能公司称,“我们对是否满足我司的标准进行了评价,没有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

  而众环保组织认为,鉴于IT产业大量依赖外包生产,其对自身的环境管理仅放在一级供应商是不够的,有必要将环境管理沿供应链延伸。

  环境管理应加强

  马军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包括IT在内的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新近流行的iPhone。所以对我们来讲,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以沃尔玛等国际服装卖场曾经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就曾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据2006年6月广东省环保局披露的信息,这家企业每天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

  通过34家环保组织的此番调研工作,人们看到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IT企业,也可能变成污染大户。此次被环保组织、公众以及消费者“围剿”的29家IT品牌巨头中,一些品牌对其自身供应链条环境管理的漠视,也可见一斑。

  如何让供应链的一抹绿色出现盎然生机并持续下去?“首先要确保供应商企业达标排放,能够遵守环保法规,至少不用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企业信息公开,来推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的持续改进。”马军说。

  亦有专家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建立,企业必须要在经营上加入绿色成本的考虑因素,同时致力于推动绿色供应链人才培养。 (李泽民)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