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奥运新闻
南方日报:北京奥运标记中国起点

2008年08月24日 13:52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在今晚进行的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会用怎样的措辞评价本届奥运会和东道主中国呢?毫无疑问的是,北京奥运会完全配得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的美誉。

  奥运开幕以来,来自全世界的专家和媒体,已经给了我们无数遍诸如“中国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之类的评价。近几十年来,几乎每届奥运会,都可以当作举办国软实力进入新境界的一个起点。而借助这届奥运,中国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在国家建设方面,也的确达到了一个新起点。如果在多年以后,我们再来评价中国这一大国的崛起过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标记。

  金牌新高:

  体育实力新起点

  截至昨晚,尽管比赛仍未结束,但中国体育军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一”位置大局已定。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中国传统强项的优势继续扩大的因素,但从整体而言,中国的确已经成为了自独联体解散以来世界体育大国的另一极。

  就本届奥运会而言,中国的传统强项优势实在令人惊叹:体操9枚金牌,跳水7枚金牌、举重8枚金牌、乒乓球4枚金牌、羽毛球3枚金牌。这几个传统强项发挥完美,中国至少就有了31枚金牌的保底———距离上一届雅典奥运的金牌总数也只差一枚而已。此外,射击、柔道等项目上,中国依然有一些在全世界都具备统治力的运动员。尤其是,中国这些传统强项,就目前全世界而言,能够撼动我们位置的选手屈指可数。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届奥运会上,只要这些强项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发挥,中国军团将很有可能在未来数年内都保持着每届30枚金牌以上的成绩。而这样的稳定夺金概率,在奥运历史上也就美、苏等少数体育大国能够做到。

  除了传统强项,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实现突破的项目同样有很多:8月10日,游泳名将张琳在400米自由泳中获得该项目的银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奥运会比赛奖牌突破;8月12日,仲满赢得男子个人佩剑冠军,使大家在1984年以来,第一次在奥运会击剑馆中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8月13日女子体操团体比赛中,中国队击败美国获得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女团奥运金牌;8月14日,中国选手张娟娟在射箭女子个人比赛中连克强敌,实现了中国队在奥运会射箭比赛中的历史性突破。8月15日,在女子75公斤和男子85公斤两个级别的比赛中,曹磊和陆永先后夺冠,曹磊帮助中国女举第一次摘得这个级别的奥运金牌,实现了中国女举在奥运会所有级别夺金的“大满贯”,陆永改写了中国男子大级别选手从未获得奥运金牌的历史;8月20日,女子帆板RS:X级比赛,中国选手殷剑夺冠,实现中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更值得欣喜的是,这些项目中国并非昙花一现,由于有着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可靠的国家投入做保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在北京奥运实现突破的新项目,将在日后成为中国强有力的夺金点,北京奥运对这些项目来说,远远不是巅峰,而是一个起点。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军团,奥运竞技场上204个代表团的所有运动员每时每刻都在刷新着历史,都在竞技场上追寻着全人类共同的超越之梦。博尔特3破世界纪录;菲尔普斯获得8金,鸟巢、水立方中接连不断地由年轻选手打破的世界纪录使我们不得不相信,本届奥运会在北京产生的这些纪录,远远不是人类在体育方面的终点。正如伊辛巴耶娃在第24次打破世界纪录时所说的那样:“只有天空是我的极限!”

  尊孔诵经:

  道德文化新起点

  奥运开幕式上,3000弟子齐颂《论语》的场面让人无比震撼。这是将近6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以及世界未曾见过的,或许是迄今为止最为盛大规模的“尊孔”场面。尽管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但却具有丰富的时代意涵。

  这是一场盛大规模的、具有浓烈官方色调的“祭祀”典礼。众所周知,自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国门打开,中国国民同时也经历着诸多文化思潮的冲击,与之相随的,则是道德思想的蜕变、旧体制和新思维之间的撕扯、以及对新技术新形式的追求和对旧文化老传统的扬弃。而在这其中,最值得反思的,就是不少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核心的抛弃,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缺失。然而,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奥运开始筹备,七年里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越来越多,将传统道德文化观念与现代科技社会相融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开幕式上诵读《论语》,只能说是我们在重塑传统道德架构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事实上,在整个奥运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我们在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科技融合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最典型的,是“节俭办奥运”的口号提出,以及就此产生的一系列落实措施。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普通中国人的心里,举办这样一场盛大的运动会,需要的则是“大场面,大气魄,一切美轮美奂,一切富丽堂皇”,这样才能彰显泱泱大国的气度。但是,只为了一点面子就进行铺张的建设,显然也不切实际。因此,鸟巢的可开合屋顶被取消了;网球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场等场馆变成了临时建筑。除此之外,诸多场馆中也被加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国家体育场出现了中国红,国家体育馆的顶层设计成一把折扇的形状,乒乓球馆,更是因顶层的“中国脊”而被称为最有中国特色的场馆建筑,奥运村门口出现了巨大的“福”字和中国结……

  中国文化不仅体现在奥运场馆之中。甚至已经体现在北京奥运的各个方面。“人文奥运”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它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果你去唱歌,你会发现,卡拉OK厅里已经出现了《北京欢迎你》之类的歌曲;如果你到北京街头,你会发现街边下棋的老大爷甚至都穿上了奥运安保志愿者的衣服;就算你去打车,都会发现的哥们在不停地念叨着英语,而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是与奥运有关的一些词汇。

  不仅是普通人,在我们社会中许多特殊人群也感受到人文奥运的气息:8月13日,北京迎来了由198名上海癌症患者组成的“北京奥运助威团”。从2003年起,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发起了“健康活五年,相约北京看奥运”的主题活动。当时,俱乐部向报名参加的癌症患者每人发放一只储蓄罐,鼓励他们在每天存入2元钱的同时,播下生命希望的种子,五年后,带着康复和积攒的3650元钱上北京看奥运。198名患者最后终于看到了盼望五年的北京奥运会,感受到了分享人类梦想的快乐。“不只体育冠军是胜利者,我们也赢了!”身患胃癌8年的华方大感慨地说。

  传统文化中的平等博爱、守望互助的复苏,是中国通过本届奥运得到的收获之一。而这种珍贵的观念经过奥运的发扬,很容易就成为中国道德文化传统重新发挥光芒的重要基石。而人文奥运的提出和贯彻落实,自然可以看作是已经崛起的中国,在整体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新起点。

  开放自信:

  大国崛起新起点

  百年前,顾拜旦曾这样表述他的志愿:“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而通过北京奥运的举办,我们惊喜地发现,顾拜旦的志愿,在这个古老国度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奥运会大幕开启,在北京搭建的奥林匹克舞台上,展现了令人感慨的和谐画面:五环旗下,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共聚一堂,全球五大洲超过40亿观众收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造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新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活动能凝聚如此众多的国家和人民。8月11日,开幕式光盘上市后仅5小时,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就卖出1000多张,而当日这个光盘在上海也售出5100多张,创造了两地音像制品单日销售纪录。

  前几天,萨马兰奇在西班牙使馆举行的发布会上重申了对北京奥运会的赞美。他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就提前来到了发布会现场,向在场的记者竖起了大拇指,“本届奥运会太棒了,我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中国是NO.1。”

  萨马兰奇的说法绝非客套。人们意识到,透过北京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透过今次围绕北京奥运会的诸多种种,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似乎已站在再出发的新高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传媒学教授韦利娅·埃尔南德斯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水立方”、“鸟巢”等设计和建筑水平一流的体育场馆以及科技含量极高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和地铁交通设施无不体现了“科技奥运”的思想;竭力改善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的生态环境则是“绿色奥运”的最好诠释,而这两方面,此前一直是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目标:环境质量恶劣,城市建设落后。研究中国经济、社会问题10多年的埃尔南德斯说,没有亲身体验,人们总觉得中国这一遥远的东方国度蒙着一层神秘面纱,北京奥运会为更多国家走近中国,进而重新发现、认识和感知中国提供了良好契机。“北京奥运会向前来参赛的运动员及各国宾客极好地展现了中国生动的一面、现代的一面、开放的一面、多元的一面。相信北京奥运会过后,全世界将会出现更多‘中国迷’,造就更多‘中国通’,并掀起一股‘中国热’,而他们也会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很多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甚至在我们看来有些矛盾的东西,是那么和谐地被统一到一起”。

  事实上,埃尔南德斯的说法依然有些片面,因为多年以来,由于西方部分媒体的歪曲宣传,中国始终给世界许多地方人们贫穷、落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个体的自私与群体性偏执相重合,言论不够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不够多样的印象。但随着奥运会的举办,所有人都可以亲自感受到真实的中国:开放,包容,含蓄,大气,人们可以自由谈论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物,甚至还有专门为抗议开辟的公园场地。而中国新一代青年、包括“愤青”和“网络民意”的言行表现,都让外界耳目一新。而更让人吃惊的,则是中国人对于奥运高达95%的群体性支持,而这一点,在普通的西方国家根本难以想象。

  作为东帝汶驻华大使,布兰科已在华生活了两年,在奥运期间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对北京的公园情有独钟。他说:“对我们这些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而言,北京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不仅在于其众多公园里大片的绿色开放空间,还在于那里安放的各种各样的运动设施。人们会欣喜地发现,清晨和傍晚,一些老者在使用那些运动器材健身,那是一幅生动而祥和的景象。而这种社会和谐的感觉,正是中国所致力追求的目标。”日本《产经新闻》最近在头版刊发外交评论家的文章惊呼:“当今中国,具有盛唐之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盛唐时期,中国海纳百川,融万邦文化于一体,最受日本推崇。事实上,中国不是重拾盛唐之风,而是将在世界大家庭中,重塑新的风采。而在这其中,拥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全体民众的拥护,才是整个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资源,同时也是中国迈向新型大国的最重要的起点。

  记者郑照魁

编辑:唐伟杰】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