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堆里淘出一古碑 见证清代福州一项慈善事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乱石堆里淘出一古碑 见证清代福州一项慈善事业

2010年07月27日 15:23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天(26日)上午,在福州鼓山镇后浦村,五里亭亭园内迎来了一位“新客人”——“敬节堂”古碑,还举行了一个“揭碑仪式”。这是福州市文史学者林利本和他的太太捐赠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古碑混在一辆汽车卸下的大堆石头中,被林先生发现,在随后的考证中,林先生发现,它见证了清代的一项慈善事业,据说还与林则徐有关。

  记者看到,这块花岗岩古碑长约1米,正面刻着“省会敬节堂业”6个仿宋体大字。林先生说,去年夏天,他和太太在梅峰路旁,见到从一辆汽车上卸下一大堆石头,其中的一块沾满泥土的条石上,有模糊的字迹,于是,他们就央求司机转让。司机听说这石头有研究价值,就慷慨相赠。就这样,这块石头被林先生夫妇“救”了下来。

  林先生认定,这块刻着“省会敬节堂业”的石碑(如图),是“敬节堂”的界碑。敬节堂是怎么回事呢?林先生说,据史籍记载,清道光五年(1825年),闽浙总督赵慎畛调任云贵总督,即将离开福州时,倡议在福州创建敬节堂,作为一个慈善机构,救济那些死去丈夫又无子女赡养的妇女。

  林先生说,当时在外为官的林则徐、陈若霖等人,立即响应并慷慨捐银。当年,敬节堂在福州潘安巷落成。道光六年,林则徐回福州守母孝时,还特意撰写了《敬节堂章程并叙》,为该慈善机构的性质、资金来源、管理和发展作出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和计划,从而保证了福州这一慈善机构得以正常运行。

  福建省文史馆卢美松馆长说,对林先生对这一古碑的考证,应该给予肯定,因为林先生提供的材料都是有直接证据的。他告诉记者,这块碑是否有文物价值,还要请文物局进一步考证。(李帅 张超晖 肖君)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