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江西古亭桥:是湮没,还是重光?(组图)

2011年06月09日 11:24 来源:江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江西古亭桥:是湮没,还是重光?(组图)
活水亭桥
龙门亭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亭桥,既是亭,也是桥。古人出行,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官吏奉差出入,举人进京应试,抑或是庶民百姓走亲访友,大多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向他们的目的地。于是,那些古道上,五里、十里必有凉亭或铺屋供劳者从憩。

  倘若凉亭恰好就建在短桥之上,亦亭亦桥,便为亭桥。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城县麻姑山,有一亭桥,名叫龙门亭桥,典型的桥亭一体式结构,长约六七步,宽只二三步。据记载,龙门亭桥古称三峡桥,始建于宋代。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进士廖连重建,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邑人周达重修。亭桥的东面和西面都刻有宋人的手书碑文,桥下则有著名的神功泉。相传此泉乃南极仙翁云游到此时“杖击而成”,麻姑仙女则采灵芝仙草,用此泉水酿制美酒为西王母祝寿,为“中国六大奇泉”之一。

  此外,在南城县上唐镇源头村东北方向200米处,还有一坐横跨于活水小渠之上的活水亭桥,全长27.7米、宽4.6米、高4.9米,有三拱两墩。桥身均用青麻石砌成,桥面用红石条横铺,桥栏杆栏板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缠枝卷草云纹。亭桥构件,无一颗钉子。据文史学家考证:南宋庆元元年(1195)朱熹来到建昌军治的南城,应邀到源头村的“读书堂”讲学,他在那里住了几十天,每天都喜欢去翻阅村中吴氏书楼的藏书。在朱熹的眼里,村中的祠堂、书楼前的池塘、流淌的小溪……水光山色,诗情画意,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后人对朱熹这首诗写于何地颇有争议,但据《南城县志》记载,此诗应是朱熹寓居南城时写于上唐镇源头村。

  无疑,无论是龙门亭桥,还是活水亭桥,都是“别致风景”,更是“文化使者”。只是,如今这样的“别致风景”和“文化使者”都渐行渐远了,留给我们的是越来越陈旧的面貌。如果我们不注重保护,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们或许会倒塌,只留下残垣废墟,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这些年,南城正在不断加大对包括古亭桥在内的民间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龙门亭桥,该县就加大资金投入,依托麻姑山这一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以实现其历史文化发掘与现实形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对于活水亭桥,则将其列入抚州古建筑名录,并纳入由“十记十号”明清古建筑、天下第三泉“沸珠泉”等景观组成的上唐名胜古迹群落加以保护与开发。

  此外,对古亭桥的保护,有识之士还有许多建议:一是广宣传。文物保护部门与地方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向群众发放文物保护法规资料,及时召开群众会议,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讲文物保护知识。二是定方案。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方案编制小组,制定对古亭桥的勘测、设计、制作和保护修缮方案,严格执行《古建筑维修技术规范》规定,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坚持保存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手法,合理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三是明责任。由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包括古亭桥在内的民间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责任,通过自行组织或招商引资,进行合理开发、适度利用,并建立保护与开发的长效机制。

  揭方晓 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