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吉林敦化石群:大自然的密码

2011年08月18日 14:32 来源:吉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敦化古称敖东。小城西边10公里处,散漫地堆叠着一片石群,大者如屋,小者如磐,一块块都似墨染了一样黑,又都密密地布满小孔,如蜂巢一般。看着是些浮石,却是大马力的拖拉机也拽不动,都是生了根的。

  几百年里,石群就在荆刺丛野草堆里荒芜着,没人理会,像老天爷秘密扔下的黑匣子,没有人知晓它的隐秘。风飘雨洗,霜雪浸润,荒野间的这片石群越发变得荒凉,恍恍惚惚地更藏着些诡异诡怪。

  忽然之间,有人发现石群里深藏的玄机,看出那些石头都是有造化的,有的是雄雄然蹲踞的猛狮,有的是耽耽而视的老虎……更加诡谲的是,这片石群生在一处小盆地里,成矩成阵,隐然排列得有形有序,与天上的星象有着对应,怎么看都是神秘造物留在大地的一幅星宿图。也有人认定,这处小盆地是一个陨石坑,石头都是陨石的遗骸,价值连城。随即,又有一位学者样人物前来考察,一番研究归纳,认定远古时代的伏羲氏就是在这里演绎的八卦,洪荒初辟之际,人类在这里留下了最早的足迹,于是,石群变得天玄地怪,愈加神秘。

  附近有个村人,最早看出石群隐藏了天地的大私,遂不顾老父老母的反对,欣然以家里32亩肥得流油的良田换得了这片石群,天天瞅着,月月守着,要窥破其中的玄妙。为此,还催生了一段甚为感人的爱情传奇,媳妇熬不过这荒天野地的寂寞,嫌他一根肠子一条筋的是个笨人,跟他分手走了。百里外的一位姑娘不知怎么知道了他的事情,感怀他是个痴人,痴人必有痴情,打破许多阻隔跑来嫁给他,共同守护这片石群,一守就是10年,摩挲得好些石头都发亮。

  世纪之交的十年之间,石群中像狂生乱长的野草一样,每天都生出些离奇却又动人的故事,弄得人晕晕乎乎,昏头昏脑。

  此时,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一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也在对这片石群进行研究。研究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依据地质科学理论,推断石群为岩浆喷发产物,这处小盆地,位于敦化——密山断裂带,历史上的火山喷发活动曾经相当频繁。而这片石群,属于又一类型的特珠火山地貌。

  种种神秘与附会,一时由此廓清。

  类似的火山地貌,在大兴安岭的阿尔山中还有一处,不过,这一处要更为典型。

  从地球成长发育的角度看,东北亚区域似乎仍属青春期。自新生代晚期开始,兴安岭和长白山多次发生大规模火山活动。逶迤于两条山脉之间,有长白山、镜泊湖、龙岗、阿尔山、五大连池等处火山群。每处火山群,皆有独异的自然景观,并伴生不可解的自然之谜。同属于火山湖,长白山天池有出口无进口,水却不涸不竭;天山天池有进口无出口,不知水从何而泄,阿尔山天池山天池既无进口又无出口,水却永远至清不腐。大地的奥秘,凭人费尽猜疑。

  远古时代火山活动的壮观,我们已无缘再见,近世关于长白山和兴安岭的火山喷发,历史记载也十分疏略,据载: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十四日,遥望长白山处,“天地忽然晦冥,时或黄赤,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稍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其后的17年,《黑龙江外记》载:“墨尔根(嫩江)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这一记载,却是颇有价值,按照一般常识,地壳活动熔岩喷发,总要缔造千丈万丈的高山,这里却是形成池沼。可见熔岩喷发造成的地貌多种多样,并非仅是喷涌成山一种类型。后来就想,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有关常识的浮浅,才把敦化石群闹得神秘莫测吧?

  阿尔山地当大兴安岭西侧,正处一条火山熔岩带间,在众多的大同小异的火山群之间,是形态独特的石塘林和喷气碟。石塘林因岩浆涌流形成,奇妙的是喷气碟,恰如其名,状貌就是粗陋不堪的碟形。浅浅的,不过一二尺高,呈现喇叭状,成因是上涌的岩浆和热气能量不大,冲击时有气无力,这样,在大地上就只是留下些形状奇特的石堆石块。这种现象,又多发生在晚近的年代。于是又想,或可将其称作东北亚新生代以来造山运动青春期的末期,那种狂暴的喷发已不多见,狂热的躁动已渐渐平息。在宁静之中,只是偶尔有些小小的调皮和冲动。是不是这样呢?

  敦化石群和阿尔山火山锥间喷气碟的成因大体相同,都属裂隙式喷发形成的地质奇观。敦化处于长白山和镜泊湖两个火山群之间,巨大的地底能量都已在两翼释放。当两翼呼啸呐喊激溅喷涌时,这里不过随声附和,喊几嗓子帮帮腔做做样子而已。

  在敦化石群,曾经逡巡很久,猜想在它有些神秘的地质成因之外,应该和历史和人还有一份联系,可究竟是什么,却许久未得其解……

  其实,敦化一代的古怪石群,数百年前就已引出种种误读。光绪七年(1881),胡适之父胡铁花受吴大澂之邀,千里迢迢来东北考察边疆地理,去往宁古塔(宁安)途中,路过镜泊湖畔的德林卡伦(关卡),出一山谷口时,“地忽宽旷,周围皆平山。中广约十余里,下皆青石,石皆有孔,小者如蜂房,大者如杯碗、盆盎不等。下通泉脉,空处如井如池,或丈余,或数尺,澄然凝碧,曰德林石,一异境也。”这一地貌,即是典型的裂隙式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胡铁花先生在其所著的《东北海防札记》中曾详记此事,距此石群不远,“其南为阿卜湖,即《明一统志》所言之镜泊(湖)也。由卡伦而东半里许,路旁有石,高约三尺,围约四五抱,中空,状如炉。仆夫指以示予云是老君炼石炉。昔此地陷,老君设炉炼石以补之。故石皆有孔,与他处不同。其实无稽之言也。”

  后来,我由此更多想到的是自然与人。

  自从人猿揖别,人类走到现在,受过多少火山地震的侵害?而除此之外,其它一些灾害性自然因素如何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我们又有多少发现和科学的思考?不久前,中美科学家合组的研究团队发现:季风的变迁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而这一发现是通过研究甘肃万象一处岩洞中的两千年石笋获得的。他们从石笋上分析了历史上季风的强弱周期。季风的干燥和较弱时期,正好跟唐、元、明朝的衰亡吻合。研究认为,当季风风势较弱时,降雨量就小;当季风风势强劲时,降雨量就大。与中国的历史相比照,季风的变化时期,正是中国历史动荡时期。唐、元、明三朝的末期,都因为季风减弱而出现干旱。由此导致粮食歉收并引发饥荒,从而加剧社会动荡,加快了王朝的灭亡。

  不同的山河地理影响了千差万别的社会文化形态,某些自然因素更是或微或显地影响了我们生存的世界。很多时候,自然的力量会站出来发言,以检验人的智慧。

  在有几分怪脾气的自然力量面前,我们往往表现的智力低下。在今天,如何趋利避害,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正是大自然对人类智慧的考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