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满俗满语与东北方言

2011年09月15日 14:47 来源:吉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甩剂子

  做面食时,离不开擀面揪剂子。俗言,七分揪手,三分擀手,剂子大小决定面食大小。哄不好揪剂子的大工,一甩手跑了,那事就大了。那就是甩剂子。引申为因不满意而撂挑子。

  打腰

  指吃香,吃得开,活得滋润,说的算。如:他家在县里有当官的,他在村里可打腰了。打腰有两个义项:一是,打柴禾或收割庄稼,要用靿子捆,靿子正好捆在半腰,是关键部位,被称为打腰;二说,老大为幺,幺摆在头份上,打幺就吃得开。当然也有的地方,称兄弟几个,最小的为幺,小老幺娇生惯养,仍然吃香。

  砸筏子

  指冲人撒气,泄气,或称抓蝎虎气。即自己有了憋屈事,把火撒在人家身上。砸筏子来源于农家耕作的一个过程。春播时,被犁起的庄稼茬子,需要有力气的人用镐头,将其捣碎,被称为砸筏子或打筏子。

  扯哩格楞

  意为扯没用的。源于二人转或东北小调中的拖腔,扔格哩格楞,哩格楞。这种拖腔没有实际意义,引申为没有意义的事或者话。比如:“正经事还干不过来呢,哪有闲心扯那哩格楞。

  贴铺衬

  沾边,接近。贴是贴近,铺衬,指用碎布头或旧布为衣服打补丁,这种铺衬,要尽量接近旧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这叫贴铺衬。引申为说话办事合乎情理,合乎规律。如:你说这话,还挺贴铺衬的呢。回楦

  楦是什么,过去人们穿鞋,不像今天都是买来的鞋,那时穿鞋是自己家做的布鞋,做完鞋,合脚不合脚啊,不像今天要多大号买多大号的,那时候呢通过鞋样子量脚,做出来的鞋,大约是和脚型差不多就行了,然后用木头楦子楦鞋。一般是鞋脸前边有一块,中间有一块,脚后有一块,把这三四块木楦都楦在鞋里,然后不断往上加木块,这叫打楦子。有时候打完楦子,用脚一试,觉得仍不合适,有点小或有点挤,那怎么办呢?还得重新打一次楦子,重新打楦子的过程,就叫回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