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沂蒙女性与红色文化

2012年08月02日 14:43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美国作家斯坦培克在《愤怒的葡萄》一书中,曾描绘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一位少妇在草棚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年流浪汉,于是她解开上衣,让流浪汉吮吸她的乳汁,流浪汉热泪滚滚,他感到自己进入了天堂,圣母就在自己的身旁。这个情节,不仅感动了美国读者,也感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斯坦培克因此戴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但这仅是作家虚构出来的情节。

  就在《愤怒的葡萄》热还没降温之时,远离美国的沂蒙山区,却发生了真实版的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1941年深秋,沂南县岸堤村的聋哑媳妇明德英正在家中奶孩子,一位与日伪军作战负伤的我军小战士突然闯进了她的家门。明德英见是自己队伍上的人,便急忙把小战士隐藏到山上的一座石墓里。可是,石墓周围没有水源,当小战士急需饮水时,明德英情急之中,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进了小战士干裂的口中……这个故事后来被作家刘知侠知道了,他以此为素材写成了小说《红嫂》。于是,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其实,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无数人。

  许多年前,著名作家王火先生曾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他去沂蒙山区某村深入生活,大队的支部书记帮他安排好住处后,嘱咐他:“俺村有个疯女人,她可能会来找你的。”原来,村里有位老太太,解放战争时期,她带头送郎参军,丈夫在渡江战役中牺牲了,她又把唯一的儿子送去参加抗美援朝。儿子也在战场上牺牲了,母亲却因思念而疯了,她只有听到儿子立功受奖才能安静下来。当那位“疯妈妈”来向王火打听儿子的消息时,从不撒谎的王火只好说了假话:你儿子在部队立了大功,还当上了连长。“疯妈妈”十分高兴地走了,而王火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这位“疯妈妈”虽然没用乳汁救伤员,但她不仅是“红嫂”,而且是一位革命的母亲!

  迟浩田上将当年在沂蒙地区作战时,因负伤住进了一位老乡的家中。当从昏迷中醒来的他想喝水时,因为来不及找水,一位年轻的媳妇便端起碗,当着众多男女的面,背过身去,解开了自己的上衣扣子,把白色的乳汁挤进了碗里,然后一口口喂到迟浩田的嘴里……几十年后,迟浩田上将忆起这段往事时,眼睛里闪着泪花,深情地说:“是许许多多的沂蒙乡亲,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当兵要上战场,要为人民杀敌!要不怎么对得起他们!”这位曾用乳汁喂过将军的“年轻媳妇”,虽然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但毫无疑问,她也是“红嫂”!

  “红嫂”,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是时代赋予沂蒙女性闪光的称谓!

  提起红嫂,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她们的善良与无私奉献精神,极少有人说到她们的美。我见过许多红嫂,仅从形象上讲,她们大都缺少如花似玉的容貌,然而我十分赞同艺术家张咏清说过的一句话:“善即是美!”那么,红嫂们不但美,而且是大美,因为她们都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在临沂市妇联提供的资料中,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记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女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有5.5万余名妇女参加了瓦解日、伪军的工作,瓦解敌人9.8万多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工作人员;4.2万余名妇女救护我军伤员1.9万余人。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沂蒙妇女几乎承担了全部战争后勤任务,仅平邑县就有20多万名妇女参加碾军粮……这些数字的背后,又隐含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呢?难怪有人说沂蒙红色文化的核心是“红嫂精神”,而“红嫂精神”则是由沂蒙女性共同创造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人们的心目中,沂蒙红嫂们都像蒙山上盛开的野花一样美丽!(靖一民)

【编辑:南若然】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