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一日游:一天过足京剧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北京特色一日游:一天过足京剧瘾
2009年09月16日 11: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游客在国家京剧院后台参观演员化妆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花一天工夫,亲眼看看精美剧装的制作过程,游览京剧大师的故居,在博物馆了解京剧的前世今生,在古色古香的戏园听一出原汁原味的京剧,走进后台体验演员的排练生活——日前,记者参加了“北京京剧文化体验一日游”首发团,零距离体验了国粹的神奇魅力。

  第一站来到北京剧装厂,它和一般人们印象中的工厂实在是不一样,像一个大型的手工作坊。在一个一个操作台上,有设计、扎样、刷样、色印、刺绣、承作、道具制作等多道工序,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北京剧装厂是一家有着50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手工业企业,这里产品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保留了所有传统工艺。厂里负责人孙晓华告诉记者,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自体验剧装的制作技艺,还可以购买留作纪念。

  “我喜欢看戏,喜欢看漂亮戏服,以前真不知道,戏服的生产过程这么复杂,要经过那么多道工序,的确是慢工出细活。”56岁的张大妈对记者说。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留学生尼特恩看到什么都好奇,不停地拍照,还穿起一身蓝色的小生戏服,他说这可是很难得的体验。

  服装厂的参观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京剧细胞,在去往第二站的行程中,不少游客不时向导游问起这样或那样的关于京剧的问题。看得出,导游是有备而来,一段一段的精彩介绍,给游客普及了京剧的常识。第二站是梅兰芳纪念馆,朱漆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亲笔书写的馆名匾额。在这里,梅兰芳走过了人生的最后10年,最后一部新戏《穆桂英挂帅》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纪念馆室内设施一如梅兰芳生前原样,陈列着他使用过的服装、道具以及大量珍贵的戏曲材料,各种书、画作品和国内外人士赠送的纪念品。游客从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一件件梅兰芳用过的实物,深深地感受到京剧大师的艺术魅力。站在这个小院中,仿佛听到梅兰芳圆润的歌声。

  下午,我们的活动地点就在国家京剧院。这里可是名角荟萃,称得上京剧艺术的最高殿堂。在国家京剧院的首个国家级京剧艺术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与真人同样大小的京剧人偶,让首发团的游客啧啧赞叹。家住东皇城根的王先生凝神看着梅兰芳大师用过的头饰及戏服,对记者说:“这绝对是国宝,您看头饰上点缀的翠鸟羽毛,都是真东西,现在不可能有这种做工了。”

  半天的参观游览下来,游客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现场看一出京剧。国家京剧院的“畅和园”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又具备现代化剧场功能的精品戏苑,国家京剧院二团的演员借这里给游客表演《游龙戏凤》、《打焦赞》、《三堂会审》。古色古香的戏台,和着一曲曲婉转流畅的西皮二黄,“戏”与“台”珠联璧合,“人”与“戏”虚实相生。一段段名家曲段余音绕梁,画中之景,曲中之情,情景交融,令观众宛若进入化境。

  欣赏完精彩剧目,大家被请进了后台,参观演员的排练,了解台下十年功的打磨过程;还可以和演员面对面交流,学学勾脸与京剧把式。游客还能穿上喜爱的戏装,留下难得的美好回忆。

  北京领航旅行社负责人曹益伟向记者介绍,京剧作为“国粹”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却鲜有人熟知其丰富的形式与内涵。旅行社推出这个一日游特色产品,就是要向中外朋友普及京剧文化,通过参观一厂、一馆、一院、一剧的形式,让京剧爱好者切身感受京剧文化的魅力,过足“京剧瘾”。(赵 珊 文/图)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