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年驶入城际轨道交通时代 多城市动车公交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山东5年驶入城际轨道交通时代 多城市动车公交化
2009年11月11日 14:27 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分别构建济南都市圈、胶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以菏兖日铁路为主轴,贯通鲁南经济带。记者从省发改委铁路办获悉,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以及“我省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初步考虑”显示,未来 5 年,随着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框架基本形成、胶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初具规模、菏兖日铁路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山东省将形成“一群、一圈、一带”互连互通的全省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将居民出行带入城际轨道交通新时代。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2012 年通车半岛城市群形成“1 小时交通圈”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项目建议书目前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争取年内开工,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省发改委铁路办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设计为客运专线铁路,主要承担青岛与烟台、威海之间的城际客流,同时承担部分跨线客流,在半岛城市群各市之间形成主要轨道交通框架。

  记者了解到,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通后,青岛至烟台的行程将由 3.7 小时缩短至1.5小时,青岛至威海将由 4.3 小时缩短至1.7小时,如客流量充足,技术上可支持每间隔3 分钟发一班列车,实现动车组“公交化”运行。

  半岛城市群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该城市群区域产业不断膨胀,城镇人口不断集聚,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破解这一交通状况,我省在既有的胶济客运专线基础上,还将于近期开工建设青(岛)日(照)连(云港)铁路,适时开工建设青岛—海天、青岛—海阳—文登—荣成城际铁路,进一步完善胶东半岛城际铁路网。如此一来,半岛地区将形成青岛至潍坊、烟台、威海、日照“一小时交通圈”,以及覆盖半岛主要县市(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胶东半岛同城化。

  济南到泰安、莱芜、聊城城际铁路明年筹建济南都市圈“半小时直达”

  城际轨道交通的最直接好处是通行速度快,可达250-350公里/小时。据比较,铁路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60-80公里/小时;干线铁路140-160 公里/小时;即便是高速公路车辆运行速度100-120公里/小时的平均限速,也仅是在城际轨道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时速的 1/3。

  按照“规划”,从明年开始,我省将尽快启动建设济南东—泰安、济南东—莱芜、济南西—聊城、济南东—机场城际铁路;适时开工建设济南东(机场)至滨州、东营等城际铁路,

  到2015年,完成新建城际铁路402公里。同时,加上既有的济南到淄博的胶济客运专线、济南到德州的石济客运专线,全部开通济南与周边主要城市的城际列车,形成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雏形。

  “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居民在相邻城市之间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出行问题上,提供了很好的形式。”省发改委副主任赵东介绍,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后,济南到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的时距仅有半小时,区域各城市之间直达只需要1小时,完全达到了“同城效应”。

  规划建设泰安—曲阜城际铁路“山水圣人”旅游通道直达中原城市群

  城际轨道交通除了车辆通行速度快,还是一种典型的小康型交通模式。对比其他交通方式,城际轨道交通在资源占用和运能、工程造价、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

  与公路和高速公路相比,同样的客运能力,城际轨道交通占用的土地仅为高速公路1/4,其单向运输能力能达到公共汽车的 8-10 倍。在工程造价上,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每公里造价大约 1-2亿元,比地铁6-7 亿元/公里的造价显然便宜很多。

  特别是在节能环保方面,城际轨道交通能耗比高速公路汽车能耗少 7.6 倍,比飞机能耗少 15.2倍。因此,在专家眼里,主要以电力为动力牵引的轨道交通是一个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交通系统。

  按照建设与小康社会相匹配的现代化运输体系思路,我省将以菏兖日铁路为主轴,改造提升通道线路,贯通鲁南经济带各市;2016 年到2020 年,建设泰安—曲阜(济宁)城际铁路,打通我省“山水圣人”城际旅游通道;同时,适时开工建设济宁—菏泽—兰考(郑州)城际铁路,打通济南至郑州的城际客运通道,加强区域与鲁南经济带、中原城市群的联系。

  远期,还将建设曲阜—枣庄、兖州—临沂、泰安—莱芜城际铁路,进一步加强各市与鲁南经济带的联系,并适时考虑将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延伸至人口密集的县市(区),扩大城际轨道交通的覆盖面。(李梦)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