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吉林人的除夕习俗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旧时吉林人的除夕习俗
2010年02月11日 15:56 来源:吉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和中国北方各地大体相同,吉林人在除夕这一天都在忙着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和挂签。解放前,民间更有贴门神、供奉祭祀祖宗和灶王的习俗。这种习俗,汉族人民始于清朝初年。关里如山东、河北、河南的流民闯关东迁入吉林各地,他们把关里的过年习俗带到了吉林各地。这样,门神与春联、年画便流行于东北城乡。

  年三十(除夕)这天上午和中午,人们忙着在屋里贴各种各样的年画,屋门上贴挂签、春联,大门上也粘贴各种春联和挂签,挂签颜色有红、绿、黄、蓝等色的,五彩缤纷,十分艳丽,给人一种吉祥如意、春意浓浓、年味火爆的感觉。有的人家还用红纸剪成十二生肖、福字等剪纸,然后贴在窗户中间,为春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农村春联不仅贴在门框上,还贴在仓库上、猪牛圈上,内容多是写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肥猪满圈”、“鸡鸭成群”之类的吉祥对子。还有的春联反映主人的职业特点和愿望、理想,如经商的人家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招财进宝”之类的内容。

  除汉族外,满族人也十分看重除夕这个节日,满族人叫过年而不叫除夕。这天早晨,人们起得都很早,吃完早饭后,妇女们便找出柜里早就做好的新衣服,给大人小孩换上。然后妇女开始准备晚饭和年夜饺子馅,老太太、姑娘开始剪窗花,成年男人在院子里埋灯笼杆儿,用松树枝搭门脸儿。下午,人们忙着贴春联,年画、福字和挂签。在西墙祖宗板右侧贴挂签和福字,据说这是敬佛杜妈妈的。

  下午三点钟左右各家都开饭,饭前按顺序给供奉的神上香,再磕头,然后长者上炕坐主位,子孙们跪地给长者拜年,拜完年放鞭炮,之后一起吃合家团聚的团圆饭。

  天黑后,各家都点亮灯笼杆上的灯笼。辈分低的女人们要到族中长者家去拜年,新媳妇由大伯嫂领着认门拜年。

  妇女们拜完年后回家准备年夜饭。子夜到后,各家天地桌上都焚香上供,在鞭炮声中人们望空叩拜,希望财神爷到自己的家,给子孙后代带来幸福。这时,孩子们把早准备好的柴火抱进屋,意思是抱“财”。男人们把刚煮好的饺子端在桌子上,全家围在一起吃辞旧迎新的年夜水饺。

  汉族人在除夕这天下午忙着置香火,插神马,置果品,祖先堂上供奉各种供品。在榆树县,年三十这天晚上,家家室外灯火通明,人们高兴地放鞭炮。到了午夜,家中按辈分叩拜贺年,是时骡马也都喂以米饭,也是岁终犒劳之意。有的人整夜不睡觉,意为守岁。

  在集安县,在除夕子亥时之交,人们称此时诸神下界,家主率子整衣净面,向祖先堂、灶神、天地、财喜各神拈香叩首,燃放鞭炮,称为接神。接完神后,一家吃水饺、饮酒,呈现出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的景象。(张贵)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