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捐衣男”挨家挨户收千件衣服 只为藏民不挨冻

2011年09月07日 14:33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捐衣男”挨家挨户收千件衣服只为藏民不挨冻
丁维福在筛选整理搜集来的衣服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我们也许没有很高的收入,我们也许没有多余的存款,我们也许捐不起一所希望小学,但我们可以把我们不需要的旧物转给那些需要它们的人,这只需要我们的爱心。”

  昨日,面对记者,在各网络论坛已经小有名气的“厦门捐衣男”的话听起来平实朴素却让人心有戚戚焉。

  他的名字叫丁维福。第一次到云南德钦县雨崩村旅游,丁维福见当地藏民穿得又破又薄,不忍心见对方挨冻,当场脱下自己身上的羽绒服送给对方。结果,行程结束时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一路挨冻回来。

  回厦门后,他开始在网上发起“爱心捐旧衣”行动。目前,已经搜集到上千件衣服,并自掏运费,捐赠给偏僻农村的藏民。

  与边远藏民村落结下不解之缘

  只要你在网上留言,只要你打一个电话,丁维福就会开着他的车到你家去取旧衣服。为此,他已经在厦门的大街小巷里奔波了一年多。

  丁维福今年三十出头,是个自由职业者,他去年就曾搜集了上千件旧衣物,邮寄给藏民。

  为何想到帮这些偏远地区的牧民搜集旧衣?对此,丁维福说,两三年前他经常会领着背包客到各地旅游,有一次,他们一伙人到云南德钦县云岭乡雨崩村。“那个地方很偏,有钱都买不到衣服,从县城出发,要用8个小时,才能到村里。而且,气候异常,一天就有四季,那个地方8月的晚上也要盖棉被。”

  丁维福和游客朋友进村后,发现很多村民身着布叠加缝制的棉衣,而且黑旧的棉衣上常常露出一个个洞,布条仿佛随时都会从洞里掉出来的样子。于是,丁维福当场脱下自己一件厚厚的保暖羽绒服送给村民。

  好客村民找遍全村,没有鸡

  此后,他又几次赴雨崩村,每次都是穿着羽绒服进去,剩下薄衣服出来。

  感动不仅仅来自于施赠者,也来自于受助者。丁维福告诉我们,当他脱下姐姐寄给他的羽绒服,把衣服披在雨崩村头人 (当地少数民族头领)的家人身上时,那位饱经沧桑却从不言苦的头人直接冲出家门,想要找一只鸡做汤,献给好心的客人。可是村里贫瘠无物,头人跑遍全村都找不到一只鸡,最后翻山越岭,终于在另一个村庄找到了一只鸡。

  “头人当时把鸡带回来用陶罐炖了,可是我们哪里吃得下去?他们多少年都吃不到一点的。他们还炒了一盘土豆丝,那是唯一的蔬菜,也是最好的。”回想起这段往事,丁维福眼眶湿润。

  丁维福说,亲身体验过藏区穷苦牧民的生活,就知道现在的自己有多幸福,人生有很多选择,但是有时候需要为自己活出点意义。

  挨家挨户跑 收衣上千件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棉衣,所以,去年回到厦门以后,我就想帮他们搜集衣服。”丁维福说,去年下半年,他花了两个月时间,自己开着车,挨家挨户上门收冬衣。“跑了20多家,收到了上千件衣服。”

  这些衣服,他经过筛选,大部分邮寄给了藏民。“衣服还算好收,就是邮费有点贵。”丁维福说,当时一称重量,要3000多元。那时候,丁维福就靠自己一个人,打包几百件衣物,再开车运送了三大麻袋衣物到邮局,收件人是雨崩村的牧民。据了解,这些旧衣服多数有七八成新。另外还有一部分旧衣服,寄给泸沽湖大嘴村希望小学的孩子。

  最近,丁维福又在厦门各网站和QQ群发征集令,广召捐衣人。最近两周,他已经搜集到300多件衣服。

  “捐的衣服不要求新,只要是干净整齐、不破的就行。”丁维福说,他的QQ号码是724920363,如果有意捐衣服的读者可以和他联系。

  丁维福还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想去可可西里当志愿者。(海峡导报 记者 陈捷 见习记者 樊文岑 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