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通讯:想在城里安个家

2011年09月12日 2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昆明9月12日电 题:想在城里安个家

  中新社记者 张丹

  中秋夜,一轮满月渐渐跃上夜空。刚从云南昆明市内一工地收工的刘宗衡拨通了400多公里外妻子的电话,“钱和月饼都收到了吧,好好照顾孩子和爹妈,等过年我就回家了。”

  本应一家团聚的日子,刘宗衡只能通过电话传达对家人的思念,“工程要按期交工,不能放假”。

  刘宗衡是2010年从昭通到昆明务工的,“家里接连遭遇干旱,庄稼收成不好,就进城来找点活干,孩子才3岁多,所以让妻子留在老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像刘宗衡一样在昆明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有200多万人。中秋节里,他们多数都继续忙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生活和梦想奔波,而他们的亲人只能在家里或仍在农村老家留守。

  在昆明做餐饮店服务员的李敏也与家人两地分居,一年只有几天能够团聚。“越是节日客人来的越多,根本没法休息。而且许多顾客都是一家老小一起来聚餐过节,高高兴兴的多幸福,看的心里不是滋味,想回家。”李敏揉揉眼睛说。

  “在城里找份工作不容易,我吃得苦,不怕累,就想着攒点钱自己做个小生意,以后把家里人都接过来,在这城里头安个家。”李敏对中新社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里有希冀、有梦想、也有成功,但他们毕竟还是干着最累、最苦、城里人最不愿干的活儿,看似繁荣的城市给他们很多困惑和苦恼。

  就在今年中秋节前的两周里,昆明连续发生3起外来务工人员“跳楼讨薪”事件。“在维权时大家基本都会到劳动部门或其它行政单位去反映。”刘宗衡说,但因为繁琐的程序和高昂的成本迫使大家放弃了正当的维权道路。

  相比之下,来自江西的孙波就幸福多了,50多岁的他是工地上年龄最大的安装工,他全家人都在昆明打工,儿子帮人跑运输,女儿在超市收银,妻子则在家操持家务、带孙子。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过节,其乐融融。

  孙波说,“我现在挺满足,就希望以后孙子能跟城里的娃儿一样,受好的教育,上大学,将来能有出息,让大家高看一眼,别像我们一样没文化。”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尽可能让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同等化,近年来云南省加大力度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在其户籍、社保、住房、医疗、随迁子女的教育等方面都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

  网友“海绵A梦”认为,除了政策保障外,作为城市人,应该摈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偏见和歧视,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大趋势,更是必然。(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