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配方奶粉因美素丽儿事件引关注 再掀母乳奶粉论战

2013年04月10日 15:2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配方奶粉因美素丽儿事件引关注再掀母乳奶粉论战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配方奶粉让人挑花了眼。

  “美素丽儿”掺杂过期奶粉事件,把婴幼儿配方奶粉推至风口浪尖,一时间,各大母婴论坛再次掀起母乳和奶粉的论战。

  一份调查显示,在我国,约四成新妈妈依赖奶粉,其中一部分甚至只用奶粉喂养。一些婴儿母亲告诉记者,从孕期开始,她们身边就活跃着一群人,通过各种途径向她们推广奶粉。而育儿专家认为,婴儿的喂养最好以母乳为主,奶粉应该是在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情况下的选择。

  孕期到哺乳期 推销不断

  张女士春节前刚升级做妈妈,就不断接到各类推销奶粉的“骚扰”电话。“我们的奶粉添加了多种配方,让宝宝更健康聪明……”起初,张女士还会听对方讲完,但现在,只要一听是推销奶粉的,她立即挂断电话。“我说自己是纯母乳喂养,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向我推销6个月以后的奶粉。”

  其实,从最初的奶粉电视广告,到电话“点对点”推销,配方奶粉的推销力度和手段越来越多。有着“被推销”经历的新妈妈们不在少数,记者曾在朋友圈中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在15位新妈妈和准妈妈中,竟然有13人曾在各种场合被推销过奶粉。怀孕7个月的徐女士说,她每次去医院做产检,排队等候过程中,总有几名中年妇女殷勤地塞来传单让她“解解闷”,瞄一眼,居然是某品牌的配方奶粉;怀孕才2个半月的钱女士上周带着母亲一起去听产前讲座,没想到讲课老师最后向她们推销起了孕妇奶粉,声称产品中添加了DHA和钙质。“我母亲对DHA这种成分深信不疑,拗不过她,就买了两罐回来。”钱女士说。

  “隐形推销”更具蛊惑性

  记者发现,相对于赤裸裸的品牌宣传推销,奶粉的隐形推销更具蛊惑性。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生下女儿的一年里,频繁接到各类电话,有的自称“育儿专家”回访,主动对孩子的喂养情况和身体状况“嘘寒问暖”。而这样的好事,最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喝某某牌子奶粉对孩子好”。王女士周围的朋友也曾遇到过这类推销,最过分的是曾有推销员让新妈妈暂停母乳,并称“母乳的营养不及配方奶粉”。

  在旺旺、宝宝树等论坛上,一些妈妈们的奶粉讨论话题,常常被奶粉推销员关注,这些“托儿”伪装成新爸妈,伺机打广告。记者曾做了一个试验,发帖问“各位妈妈,你们都给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短短半小时就引来多条回复。除了真心推荐奶粉的爸妈外,一些动辄数百字、将各大奶粉做逐一对比的评论,大多出自“托儿”之手。他们的评论有共同点:逻辑性十分强,评论内容完整,以自己的经历入手,宣称试过几个品牌的奶粉,但最后绕来绕去,都绕到一个牌子上,并将该品牌的卖点悉数罗列,甚至还不忘附上购买地址、电话或链接。不知情的人很容易采纳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殊不知中了“托儿”的招。

  奶粉推销 影响母乳喂养率

  宣传轰炸和隐形推销的双重影响,动摇着越来越多的新手妈妈,另一方面,妈妈们又很方便地通过市场或者一些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奶粉赠送,如此一来,一些喂养的误区就产生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母乳喂养率的下降。

  一部分新手妈妈坦言,她们也知道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但因产假时间原因、自身母乳不足等因素,大多难以完全抗拒方便喂养的配方奶粉。此外,怕耽误工作影响前途、怕母乳喂养影响身材、怕忌口、自身疾病用药等原因,也都成了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

  无序营销 亟待有效监管

  对奶粉生产和销售商而言,“第一口奶”的喂养意义重大,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婴幼儿未来奶粉的选择。为此,不少推销商想破了头,打入准妈妈和新手妈妈的内部圈子,甚至不惜违背道德,采取误导和欺骗的方式,推销自己品牌的奶粉。

  然而,绝大多数妈妈不知道,早在1995年我国就颁布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经营者对6月龄以内(通常称为“一段”)的配方奶粉进行促销,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和宣传信息。2011年,我国曾对此办法进行修订。新规第六条提出,销售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促销母乳代用品,包括减价销售、赠送产品、礼品、样品,以及产品展示、积分回馈、发放产品宣传资料等。卫生部制订的《婴儿喂养策略》中也明晰:坚决杜绝厂商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母乳代用品的推销活动,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应予以相应处罚。可惜的是,尽管有条款进行约束,但由于缺乏执行细则,加上消费者对此内容缺乏了解,“一段”奶粉的隐形推销还是层出不穷,这些规定尚未完全落到实处。

  从三鹿奶粉到圣元乳业,再到美素丽儿,包括前阵子被热议的境外“限奶令”,各类奶粉事件带来的,除了是对监管部门和配方奶粉本身的质疑外,不少妈妈们也逐渐认识到,配方奶粉热潮该降温了。在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的确存在必须靠配方奶粉喂养的情况,但这不该成为奶粉推销商的借口;有关部门加强对母乳代用品市场各环节的监管,已经刻不容缓。(记者 左妍)

【编辑:夏涵】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