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模拟妈妈”与“儿女”的家庭契约

2013年04月30日 13: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兰州4月30日电 题:“模拟妈妈”与“儿女”的家庭契约

  作者 崔琳 信江

  一份“家庭契约”写到:“妈妈”和“子女”之间要相互尊重;孩子们要主动承担家务,树立学习榜样;自己管好自己,哥哥姐姐不准欺负弟弟妹妹;要按时休息,起床并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这份“家庭契约”贴在由一个“模拟妈妈”、一个“家庭助理”与六个智障“儿女”组成的家庭中,纸张最下角是所有“家庭成员”的签名。

  兰州市目前设有四个这样的家庭,也被称为残障人士夜间服务模式。

  崔晓萍是其中一个家庭的“模拟妈妈”,家中有小燕、甘雨等六个既可爱又特殊的“儿女”。崔于2012年3月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妈妈”。她说,一年多来最大的感触是从“儿女”身上学会了感恩。

  “他们身上有许多正常人没有的品质,你对他们有一点儿好,他们就能高兴几天,感恩好久。”崔妈妈说,现在她已能通过孩子们的动作、神态知道他们的需要及想法,并准确地满足他们的愿望了。

  崔妈妈说,她每天早上6点30分起床,简单打扫卫生后,7点整开始帮孩子们穿戴,随后孩子在“家庭助理”帮助下整理床铺、洗漱,她则利用这段时间开始准备早餐。8点左右用餐后,“妈妈”与助理一同将孩子们送去助残机构“上学”,直到下午4点将孩子们接回家。

  这些特殊的儿女晚上回到家中,也参与打扫卫生、搬桌子、摆碗筷等劳动,当饭菜不合口味时,还会向“妈妈”撒娇不吃。饭后,他们会和“妈妈”及助理一起看电视新闻、唱歌跳舞,甚至打扑克、玩飞行棋……在他们的心中,逐渐有了家的概念。

  兰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发展部主任何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智障人士来说,学习技能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通过正常人的支持提高这类人群及他们父母的生活品质,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对社会有所适应,这也是成立“家庭”的初衷。

  “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残障人士,他们的父母就注定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艰辛。为了筹集他们孩子的养老费用,这些父母更需要加倍努力工作。”何方说,为此,提供这种家庭助残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何方介绍说,该服务中心属于民办公益助残机构,按照去年的比例来看,除政府资助的30%相关项目外,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募捐的比例占到70%。而该机构通过公信透明措施将捐赠人的每一分钱都用于服务智障人士,包括日常餐费、训练费及场地费等。

  目前,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所服务的学员已达53人,其中,晚间住宿的有24人,该机构还将于今年5月开设一个少数民族家庭,更多地服务这类特殊人群。

  在这个集体里,“学员”小燕虽然有智力缺陷,但她酷爱写作,厚厚的日子本里记录了她每天的心情。在名为“美丽的公主房”篇章中,她这样写到:一个房,真可爱,里边住着美丽的公主们,她们个个穿着裙子在房里跳舞,天天笑声不断。(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