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鼓浪屿80年老店关张 民众忧“闽南味”渐淡

2013年07月26日 2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厦门7月26日电 题:鼓浪屿80年老店关张 民众忧“闽南味”渐淡

  中新社记者 陈悦

  碗糕是台湾、闽南地区民众熟悉的小吃,“虾米碗糕”(闽南语,指“什么东西”)甚至成为闽南民众的口头禅,可见其融入闽南民众生活之深。

  7月25日,在鼓浪屿上四代相传,以所制碗糕著称的“中华老字号”寿记龟糕店宣布即将关门,这家鼓浪屿80年老店的消失,引起不少厦门民众的感伤,有民众在网络上忧心,“老店越来越少,鼓浪屿还有它的味道吗?”

  26日,记者来到藏身于日光岩下小巷中的寿记龟糕店,探访它和厦门“老味道”正在消失的背影。

  三五步宽,十步深,小小的店铺前半部分放着制作碗糕的设备,后半部分用来储物,没有“新潮店铺”的时尚装饰,连一张饭桌都没有摆。“本地的老顾客都是趁刚出锅一大早买回去当早餐的”,店主洪水汶的母亲陈春宵告诉记者。

  店虽小,但里面的设备不少都是“文物”级的,将米磨成浆的磨浆机,已经用了30多年了,比“80后”的洪水汶“年龄还大”。每天凌晨四点多,洪水汶就和母亲早早起床,陈春宵用磨浆机将米磨成浆,洪水汶则把米浆放进容器中发酵,边发酵边加入祖传的配料,最后再将发酵好的米浆分装进碗里,放进大锅里蒸煮。

  “发酵、蒸煮,都是纯手工,讲究特别多,要看火候,看时机,还要根据不同的天气加入不同的配料”,陈春宵说,自己在店里帮忙30多年了,还没有掌握。她说,只要这些工序都不出问题,最后碗糕在蒸煮的时候,顶部就会裂开四个瓣,“像一朵花慢慢开起来”。

  在鼓浪屿土生土长,从上世纪80年代嫁过来后,就陪着自己的丈夫、儿子在店里磨了30多年米浆,陈春宵对这家店其实很有感情,“很多本地的‘老厦门’都在我们这买了几十年碗糕了”,陈春宵说,一位80几岁的老人家腿脚不好,还常常自己来买,很多老街坊都搬出鼓浪屿了,也常回来带“老味道”回家去品尝。

  但洪水汶说,决定关店,“有自己的原因,也有经营环境的原因”。对这位交游广阔的“80后”店主来说,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来做碗糕的确是件很辛苦的事。陈春宵也心痛的说,看到儿子常常下午回去睡回笼觉,会觉得很“心痛儿子,不希望他那么累”。

  而且,经过大半夜的辛苦,现在洪水汶一天也不过卖出几百份碗糕,“十几年前,一天可以卖出现在的好几倍”。洪水汶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鼓浪屿旅游的开发,很多老“鼓浪屿”都迁出去了,“十几年前有3万多本土居民,现在可能只有几千人了”。

  鼓浪屿成为旅游热点后,大量游客的涌入,烧烤、珍珠奶茶、爆米花,天南海北的各种美食都汇聚鼓浪屿,也的确让这家不起眼的小店有点落寞,在记者采访时,不时可以看见游客从店门口匆匆而过。

  不仅仅是碗糕,此前在鼓浪屿经营多年,曾是许多厦门人记忆的“北仔饼铺”也在前几个月宣告关张,洪水汶说,在如今鼓浪屿的经营环境下,对老店而言,或者就是苦苦坚守手工工艺,或者就是扩大规模,改用机器生产,“那就没有手工的老味道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诗人舒婷曾感慨“随处可见的烧烤摊甚至让鼓浪屿弥漫着一股油烟味儿”。的确,走在鼓浪屿街头,在游客密集的几条道路上,几乎几步就可以看到一个烧烤摊。而在网络上,不少厦门民众也感慨,奶茶、烧烤越来越多,碗糕却没了,“我们鼓浪屿的老味道呢”?

  对此,洪水汶倒颇为豁达,他说,毕竟游客如潮让很多本地民众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在鼓浪屿街头,来自广东的赵先生则对记者表示,“来鼓浪屿,还是希望能吃到一些传统的东西,这才有特色”。

  而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厦门大学美籍老师,厦门永久居民潘维廉则认为,鼓浪屿应该留下更多的居民,注重保持他们的生活传统,“鼓浪屿居民的生活传统,同样是鼓浪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潘维廉说,“因为鼓浪屿只有一个”。(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