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探访抗洪救灾一线 任何救灾物资都弥足珍贵

2013年08月16日 09: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8月15日下午两点,救灾人员在昂昂溪区的大昂堤上填充沙袋,加固加高堤坝。左侧的洪水水位距坝顶仅一米左右。

  本报记者 徐霄桐摄

  8月15日,齐齐哈尔市完全不像正在遭受一场号称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的袭击,市区看起来一切运转如常。

  只有站在嫩江齐齐哈尔段的沿岸才能对洪涝有直观的感受。从江岸的国堤上望去,原先的江岸连同岸上的草地都已沉没在水下。从现在的水位线到原先的江岸,有着近十米的距离。但这对齐齐哈尔市民的生活并未带来任何影响。市民王利彬告诉记者,每天下午还有不少市民来江里游泳。

  相比较于市区,农村地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场洪涝灾害的威胁。

  被淹没的行洪区

  在齐齐哈尔市区西南方向的昂昂溪区,洪水已经“兵临城下”。昂昂溪区通往富拉尔基区的昂富公路左侧是一片广阔的水泽。放眼望去,水面平静,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波纹在阳光下粼粼闪烁。只有零散露出水面的树木,和偶尔出现的屋顶提醒着路人,这里不是河流或者湖泊。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种着玉米和水稻的良田。昂昂溪是蒙古语“狩猎场”之意。“这片区域早年就是草原。”昂昂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忠贵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里属于行洪区,遇大洪水时作为泄洪通道。1998年洪水后,因为昂昂溪多年不遇洪涝,草原就被当地的村民渐渐开垦成了农地。但这片土地行洪区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

  据杨忠贵介绍,今年6月以来,齐齐哈尔市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多58%。进入7月后,当地多次遭遇强降雨天气。8月1日至今,平均降水量又比历年同期多101%。大量的雨水,让农村形成内涝,不少农田被淹。雨水致使齐齐哈尔一带以嫩江为代表的江河水位连续上涨。从7月24日至8月11日,嫩江上游的尼尔基水库开始泄洪,出库水流量从1600立方米/秒增至5500立方米/秒。这使得嫩江下游流域水位全面上涨,8月14日,嫩江同盟水文站出现最大洪峰流量超过8760立方米/秒,超过20年一遇标准。

  昂昂溪区的这片行洪区首当其冲。目前,昂富公路已经因为路面过水而中断通行。昂富公路本身也是一道堤坝,8月13日,为了力保昂富公路,武警齐齐哈尔支队出动了300名兵力,对昂富公路进行加固。

  目前,在道路一侧仍然堆着填沙袋用的黄沙。根据记者现场观察,公路左侧水位距公路路面约有一米多高。

  力保大昂堤

  在昂富公路中段,有一条被称作大昂堤的民堤。目前,这条长达14.3公里的堤坝,被视作昂昂溪区的生命线。在堤坝的一侧,富拉尔基区广沃的农田已成一片泽国,另一侧的300户农户和9万亩农田危在旦夕。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8月14日,昂昂溪区农作物受灾面积24.9万亩,绝产面积17.07万亩,受灾人口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17亿元。

  大昂堤下水位从8月4日起,就已经超出145米的警戒水位。到8月14日,已经达到了146.3米,超出警戒水位1.3米。

  “现在离堤坝顶还有大概1米。”杨忠贵指着脚下堆叠的沙袋和沙袋前的水位线说。他告诉记者,灾情发生以来,堤坝几乎是以与水位上涨同等的速度不断加高,在不远处还有人在不断地堆叠沙袋加固堤坝。大堤上,4台挖掘机在不断作业平整坑洼的堤面,以方便运输物人员物资的车辆上下堤坝。

  杨忠贵身着一套迷彩服,这正是时下大昂堤上“最时髦”的装束。他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区政府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同时,政府公务员、党委干部也都加入到抗灾一线。眼下,整条大昂堤被划分为若干个区段,每个区段都由一个单位负责。这个单位或是一个村,或是某个政府机构,又或者是某个企业。

  8月2日,稻田村的任名杰就带着20多个同村的村民到了堤上抢险。区里的电话打到了村上,要求村里出人参与抢险。“一个电话就来人,人人都愿来。”任名杰回忆起他召集“抢险队”时的情景。村民高涨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所保卫的是自己的农田。任名杰家有3口人,每人8亩地,全家24亩地承包出去一年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但是,如果粮食绝收这地租就收不到了。

  任何救灾物资都弥足珍贵

  眼下,任名杰这二十多人承包着1千米的坝段。每天,任名杰和他的战友们早上8点到坝上,在区防汛指挥办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加固加高堤坝一直到中午12点。下午他们则从1点干到4点半左右。晚上还要留下4个人巡视,防止突发险情。“我们在窝棚跟前的水里插了根标杆,每天起来看水涨了多少。”任名杰说。

  在当地办厂的安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坝上包下了一个两公里的分段。这家主要生产乳酸链球菌的企业从车间抽掉了八九十人到救灾的第一线。他们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烈日下,仍在不断地挥动铁锨填装沙袋。员工任连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早上4点半前后,上坝救灾的工人就分批坐企业的车从住处来到堤坝上,晚上则一直要工作到9点半。

  目前,大昂堤上最多时有1000多人参与救灾。相比起人力资源,救灾物资有些短缺。

  杨忠贵告诉记者,现在堤坝上的人,都是自备食水。目前为止,对参与救灾的人并没有任何补贴。此外,帐篷也有不足。堤坝上只有20顶帐篷,不够夜间巡逻的救灾人员休息。

  临走时,两个穿着迷彩服的年轻人一锨一锨地把一小堆用于填充沙袋的泥土堆回拖拉机上。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眼下任何救灾物资,即便是泥土,对他们来说也都弥足珍贵。记者 徐霄桐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