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棚改区走出60余大学生 为筹学费有孩子兼职12小时

2013年08月21日 16:13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青山棚改区走出60余大学生

  为筹集学费,有的孩子每天做兼职12小时

  两个共计约1万户的社区,低保家庭占到10%。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青山区临江港湾、青宜居这两个我市最早、目前最大的棚户改造区,自搬入新居4年来,低保家庭共走出60余名大学生。

  武汉自2008年起连续两年将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列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分布在青山区厂前、青山镇、工人村等建成约50年的老棚户区成为主要改造范围。曾为武钢、一冶等大型国企建设奉献一生的老工人及其家属,从逢雨必漏、遇火连营的棚户区搬入新居。

  原棚户区大多数居民的经济状况并未有大的改变,但居住环境的改善间接帮助了孜孜求学的孩子们。家住青宜居1栋1单元的李季,今年考上武汉工程大学,她的奶奶告诉记者:“我们以前住平房,漏雨淹水不说,老鼠虫子到处跑,伢经常吓得往我怀里躲,那个环境么样搞学习,哪能跟现在的楼房比。”

  据社区统计,从棚户搬进新居4年来,仅低保家庭就有60余人考上各批次大学,其中不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如有600多户低保家庭的青宜居社区,2010年至2013年分别有1人、4人、12人和13人考上大学。

  在记者采访的多个低保家庭中,除了少数几名特长生外,其他考上大学的孩子基本都没有参加过校外补习,他们的学费主要是找亲友借钱解决,还有的是靠国家助学贷款。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示:原来那么破的房子换成了现在这么好的电梯房,已经沾了政府的光,何况还有低保补贴,“上大学的钱我们自己想办法”。

  据了解,为筹集学费,有的家庭在还欠政府数万元房款的情况下,继续找亲友借;有些懂事早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攒钱,一直到现在;还有的“准大学生”一天做12小时的兼职或到工地上帮忙……更让人欣喜的是,有的孩子高考一结束就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学弟学妹免费辅导、组织活动,已经开始懂得反哺社会了。

  临江港湾低保居民方兰兰的女儿今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她说,住上了新居,再坚持几年,“等姑娘参加工作、赚钱了,整个家庭就更有希望了”,这就是盼头。(记者胡继权 通讯员杨兰 张军丽)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