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宁铁岭普查水生生物发现东北七鳃鳗 比恐龙还早

2013年09月17日 15:48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本组图片由铁岭市环科院供图

  东北七鳃鳗原始鱼形无腭脊椎动物,隶属七鳃鳗科。七鳃鳗是一种圆口纲的鱼类。没有颌,口里长满了锋利的牙齿,这是古代鱼祖先所具有的特征之一。鳃在里面呈袋形的原始状态,鳃穴左右各七个,排列在眼睛后面。

  九棘刺鱼别名中华多刺鱼、多刺鱼、黑龙江刺鱼。得名于背上的九根刺,属于淡水鱼,一般栖息于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河湾或湖泊多水草处。第一背鳍由7~11根分离的鳍棘组成;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九刺鱼很有特点,会用水草作巢,公鱼看家。

  一支由13人组成的科考小组,完成了铁岭历史上首次水生生物全面普查,发现两种濒危鱼类。

  这次发现的东北七鳃鳗是比恐龙还早的“活化石”。

  首次发现东北七鳃鳗和九棘刺鱼

  昨日,铁岭市环科院科研室主任吕兴娜介绍了事情经过。

  2012年4月,一支由史玉强教授等13人组成的科考小组成立,负责铁岭市清河和凡河流域的水生生物普查检测。科考人员共设置30余个点位,对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详细记录,然后将标本留存展出,这在铁岭历史上尚属首次。

  截至目前,科考小组已鉴定和制作鱼类标本300余种,令科研人员兴奋的是,在铁岭地区首次发现了东北七鳃鳗和九棘刺鱼这两种名贵珍稀鱼类。

  比恐龙还早的“活化石”

  吕兴娜清晰记得,在清河兴隆台大桥附近一次科考中,为了找到生活在水底的底栖动物,科考人员身穿连体皮衣,携带救生圈在水中排查。突然,一条10多厘米长的鱼类在水底出现,科考人员立即展开捕捞,“当时还以为是鳝鱼,等打上船仔细辨认,大伙都很震惊,原来是一条东北七鳃鳗,这在铁岭是首次发现。”吕兴娜说。

  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个重大发现,东北七鳃鳗是世界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被发现化石有3.6亿年历史,时间还在恐龙出现之前。

  这件事过去不久,科研人员又在清河流域首次发现一条非常罕见的九棘刺鱼,也叫中华九刺鱼,因鱼背长着九根刺而得名。

  “如果不加以保护,东北七鳃鳗在未来10年可能会灭绝,九棘刺鱼的情况还好一些,在黑龙江境内有分布,但数量也在减少。”吕兴娜说。

  凡河和清河物种正在减少

  吕兴娜表示,此次普查出两种珍稀鱼类,有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方面是以往注重对水质的研究,现在将生物指标融合进去,比如九棘刺鱼喜欢干净的冷水,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可通过它的存在来判断水质。

  另一方面是发现濒临灭绝的鱼类,对物种保护和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普查工作,科研人员发现,黑鱼、鳝鱼在凡河和清河流域已基本消失,传统优势物种正在减少,鱼类种群和数量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明显减少。

  同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蛙被列为濒危动物,花背蟾蜍被列为有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华商晨报 记者朱明宇)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