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广西南宁一处街道路面塌方 10万居民无水可用(2)

2013年09月23日 10:13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南宁长堽四里路口水管爆裂 因塌方致水管接口漏水

南宁长堽路一处路面塌方 长堽三里以东交通不顺畅

  “这两日天气热,却偏偏自来水管里流不出一滴水。物业说是长堽路施工将水管挖爆了,工人正在抢修。我想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昨日上午,正在南宁市长堽四里排队等待从供水车里取水的韦先生如是对记者说。据了解,该片区当日下午可恢复供水。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长堽四里看到,一辆供水车停在路旁,车身后是一排提着各种盛水容器的居民。一名市民告诉记者,他在长堽四里居住,家里自9月21日早上就开始停水了。送水车昨天下午开始送水。

  随后,记者在长堽四里路口看到,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对破损的水管进行修复(如图)。现场指挥施工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水管破损是因为地基塌陷导致水管接口漏水。当日下午可修复。

  9月22日下午3时许,南宁长堽沿线居民在停水近40小时后,终于等来了白花花的自来水。21日零时,在长堽路东四里一处工地上,地下水管被塌陷的地基压得移位漏水,长堽路段沿线近10万居民无水可用。随后,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水务)抢修人员及时抢修,并出动送水车不间断送水。近期,因为道路扩建施工等原因,长堽片区频频停水,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凌晨停水 居民措手不及

  21日凌晨,刚入住长堽路边某楼盘的居民李女士带着一大帮亲朋欢欢喜喜回到新家。“正逢中秋,又赶上乔迁之喜,大家都来道贺,不少都是从老家来南宁的。”待进了新房,人困马乏,都想着赶紧洗澡休息,结果一拧水龙头:停水了!幸亏不一会儿,送水车就开到小区里,李女士和家人为了照顾亲戚们洗澡,一口气提了20多桶水。“邻居们看着不忍心,纷纷帮忙提水,总算让所有人都洗了澡。”

  家住茅桥铁道口附近的占女士这两天的“工作”就是排队等待送水车的到来、提水上五楼回家、拿着空桶再次返回取水……“幸亏只停水了2天,如果再多几天,我们身体也吃不消了!”

  停水原因 施工致地基塌陷

  22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来到长堽路四里路口,只见几名工人正在一个两米多深的大坑内忙碌。

  绿城水务现场抢修负责人罗工程师告诉记者,事故主要是由于工地挖坑施工导致地基塌陷100多米,压得塌陷处水管接口错位,造成漏水。长堽路段属于老城区,主水管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铺设的水泥管,之后路面经过屡次加铺,现在主水管已被深埋到地下两米多深,给挖掘抢修带来一定难度。

  “为了尽快恢复通水,我们先后上了20多个工人,24小时轮流抢修。”他指着地面上蜿蜒的PE水管告诉记者,因为工地仍在施工,目前水管无法从旧路通过,只能暂时改道。

  持续送水 保障居民生活

  停水后,绿城水务管网管理处迅速派出10余台送水车,24小时不间断进行沿线送水,尽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在居民楼不远处一家卖桶装水的铺面里,老板告诉记者,因为附近停水,这两天桶装水销量有所增长,不过也只增加了一成左右。“送水车来得勤,大家都能接到生活用水,只有一些没时间接水的上班族才来买水回去用。”

  又要停水 居民非常郁闷

  虽然工人尽力抢修,送水车也一直送水,但长堽路沿线的居民还是有些烦心。盛天果岭小区住户覃先生说,随着长堽路开工扩建,最近一段时间来,施工导致的停水差不多成了家常便饭,但一想到以后不用再走烂路,“我们都忍了”。他说,有时大家也自我安慰:停水证明工程没有停工,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停水越来越少,生活才能正常运行。

  但是,9月22日晚,绿城水务发布公告称,因管道工程施工需要,该公司计划于9月24日零时至7时实施停水接管,届时,长堽路沿线用户将停水。公告一出,覃先生和小区业主所在的QQ群里先是一片唉声叹气,随即就“淡定”了:“幸好是半夜停,而且只停7个小时。”

  绿城水务提醒,市民在获悉或发现停水后,可先拨打96332供水热线咨询、报修,了解有无送水安排。如果有送水车前来,可到相应地点接水。有时,水务公司会向环卫、绿化部门借车送水,市民看到后可主动上前询问。

  150个大坑施工如何确保不“坑人”

  9月21日凌晨,南宁市长堽路四里一工地挖坑施工不慎导致地下供水管漏水,周边约10万居民被迫停水。今年年初以来,南宁市区里因项目施工出现的大坑越来越多,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一些建筑工地大坑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极大影响

  现象 施工开挖让邻居“心慌慌”

  今年初,厢竹大道附近一项目工地开始施工,该工地的用地边界,紧邻旁边原有的A小区。小区的居民反映:工地施工没过多久,小区路面开始出现裂缝,个别楼栋出现疑似地基沉降的现象。

  22日中午,南国早报记者在A小区看到,该小区与工地仅相隔一条不足10米宽的小路,小路边缘有一排挡板,挡板外就是超过5米深、比足球场还大的大坑。工地内的施工正在进行,不断有泥头车进出。小区业主李先生指着与小路平行的一条裂缝说,这是大坑开挖后才出现的。个别紧邻工地的楼栋,靠近工地一侧的地面也有裂纹,并有下沉迹象,个别居民的房间墙壁也出现了裂纹。李先生反映,今年3月以来,工地施工时还打穿了小区的燃气和污水管道,让居民们更为担心的是:大坑距离小区太近,个别楼栋会不会遭受塌方的威胁?

  调查 工地挖坑扰民问题时有发生

  除了A小区居民的遭遇外,近年来建筑项目开挖基坑,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的情况不时发生。

  18日晚,一建筑工地内的基坑边缘发生塌方。塌方的位置上方正好有一条道路,道路因此变成了“悬空路”,施工单位只好紧急封闭道路,禁止车辆通行。但这条道路是连接某单位办公区和住宿区的唯一通道,封闭后给居民和职工的出行造成了很大不便。

  今年年中,南宁白沙壮锦路口的白沙壮锦立交在开挖地面施工过程中,多次挖断地下通信线缆,导致旁边的江南新兴苑等小区时常断网。“隔三差五就断网,后来大家都习惯了,都知道是旁边的工地挖断线缆。”小区居民苏女士说。

  2011年,长湖茶花园路口附近南湖竹排江连接线项目施工,与旁边的中鼎温馨家园小区仅间隔数米。工地开挖后,小区内靠近工地的地面出现多处裂缝,一条裂缝甚至延伸到小区内数十米,引发居民恐慌。小区居民代表多次与建设单位交涉,最终,建设单位加固地基并修补了裂缝。

  疑问 大坑开挖为何常惹祸端

  据南宁市建设部门统计,目前市区内正在施工的基坑共有约150个。由于新建筑的规模、高度、密度及地下结构深度不断增加,建筑边坡和基坑施工技术难度也逐渐加大。如果基坑施工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对周边建筑造成结构性影响甚至导致塌方。去年,南宁市曾有多个在建项目的基坑出现险情,所幸经及时处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自治区地质工程勘察院高级工程师胡纯龙介绍,南宁市地质条件主要为泥岩和砂岩,土层以膨胀土为主。膨胀土的特性是被暴晒和大雨冲刷后,含水量极易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层移动甚至塌方,这就要求基坑施工必须尽快完成,避免日晒雨淋,同时要做好支护工作。一般建筑基坑都是采取临时简易支护,只适合应对短时间如几个月内的情况,临时支护的基坑如长期闲置,会存在安全隐患。

  南宁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南宁市建安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坑施工不当会造成严重危害,如地面、墙面出现裂缝,地基下沉等,或导致临近管道(线)与基础脱空,管沟断裂等状况出现。

  南宁市建安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规定,基坑的施工和支护方案,在施工前应经过勘查分析、论证、审查、备案等系列环节,对于施工现场地下原有的管线,施工前也应有妥善的处置方案。但是,目前在一些工地,还存在基坑施工不符合规范,甚至瞒报险情的情况。一些项目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存在没有详尽查明地质条件,且选择较简易的支护方案等问题。

  维权 出现问题应注意及时取证

  近年来,深基坑周边居民反映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施工后小区建筑物出现裂缝上。一些受影响的市民表示,他们以出现裂缝为由找施工方协商,对方大多不承认与施工有关,维权困难。

  南宁市建安站相关专家表示,建筑出现裂缝不一定与周边开挖基坑有关,有些可能是砂浆收缩造成的。而且对建筑结构安全没有影响的裂缝,也没有必要太担心。业主如认为裂缝等与施工有关,可向该站反映,该站会组织工作人员到现场查勘,再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得出结果后再处理。

  南国早报南国法援公益律师赵明堂认为,当业主怀疑临近工地开挖基坑对自己的房屋造成影响时,首先应注意做好取证工作。如对施工现场、正在工作的工程机械、施工人员进行拍照;对房屋、道路裂缝进行拍照,采取适合的方式监控裂缝变化并记录等。

  为了加强基坑工程管理,不久前,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建筑边坡和深基坑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相关部门还根据南宁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建议取消或限制简易的基坑支护形式。南宁市建安站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简易支护形式,虽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但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在南宁市使用时容易遇到麻烦。他说:“选择支护形式的原则是‘经济合理’,我们应首先确保‘合理’,在周边建筑和居民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再选择经济的形式。”

  南宁市国土部门也出台意见,要求规范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规定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未完工前,工程主体不得投入使用。(当代生活报 记者 蒋涛 文/图)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