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日报:“裹脚布”电视剧也该禁而止之

2013年09月23日 13:5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宣部等五部委在关于禁止奢华办晚会的通知中指出,“文艺晚会包括节庆演出过多过滥,存在一味追求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奢华浪费、竞相攀比等不良现象。特别是财政出资或摊派资金举办的晚会,容易助长不正之风,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群众意见很大。”《通知》一出,广大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另外一个群众意见很大、也该禁止的现象——“裹脚布”式的电视剧。近年来,不少电视剧非但越来越长,动辄好几十集,而且越来越糟,滥竽充数。真正够得上精品佳作、令人回味无穷的,为数不多。相反,相当一部分电视连续剧,是地地道道忽悠观众,真真切切浪费观众时间。

  恕我直言,现今不少电视剧都如同“裹脚布”。“共病”之一是——不论什么年代,不管何种题材——都要生编硬造塞进大量的、畸形的谈情说爱,乃至“三角恋”“多角恋”的故事情节。就连一些由原著改编的连续剧也不例外,无不尽其所能添枝加叶、打肿拉长。比如,一部短短3万字的小说原著,硬是改编成40多万字的剧本,拍成30多集连续剧。该编剧在谈到这部从筹拍开始就备受各界争议的作品时,却振振有词地说:“我的原则是,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该演绎的演绎。”

  我不想对改编的“忠实”程度、“演绎”的手法技巧等,妄加评论。但以为,任何事物一经高倍数“放大”,就走样失真,甚至虚化变形了。事实上,但凡随心所欲“放大”,离奇离谱“演绎”的电视剧,不是“跑题离题”了,就是“串味变味”了。

  当今电视剧所以越拍越长,除了刻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之外,还与认识偏颇不无关系。在一些主创人员看来,作品越长,越有分量。此念差矣。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在《散文创作谈》中说:“写一部长篇小说自然比写一篇童话花的力气多,写一部多幕剧自然比写一首小诗吃力,然而却不能说坏的长篇小说比好的童话伟大,糟糕的多幕剧比一首精彩的小诗崇高。”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不仅创作速度慢,每年只写三首诗,截至去年,总共才发表了163首诗,且每首诗的篇幅都较短。而正是因为对文字精准的极端重视,区区160多首诗,就足以使他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反对党八股》中一针见血地批评: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在我看来,写文章如此,拍电视亦然。一方面,时间对谁都是宝贵的;另一方面,“放大”远不如“浓缩”好。道理明摆着,一只鸡熬成一碗汤,自然很鲜很美;一只鸡做出一大锅汤,必定索然寡味。

  拒绝“裹脚布”电视剧的最好办法是:严格把关,提升品位。对那些又长又臭的电视剧,也要来个优胜劣汰——该禁止的禁止,该说不的说不,宁缺毋滥,呵护荧屏,尊重观众。唯有这样,才能引起电视剧创作人员的重视和反思,从而努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短而精、真而实的作品来。(张桂辉)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