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照片揭秘:南京诞生新中国第一代电影放映员(图)

2013年10月04日 12:0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南京陈先生在网上晒出的珍贵老照片。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露天电影是儿时抹不去的一道珍贵回忆。每当电影放映员扛着机器出现时,总会瞬间成为孩子们追逐的对象。近日,南京的一位陈先生在网上晒出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1950年中国第一代电影放映员的南京诞生记。许多网友惊讶地发现,原来南京还是新中国电影教育的摇篮。

  说起新中国电影教育的摇篮,有人会想到上海、长春或者是峨眉等地的电影制片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电影教育的摇篮其实在南京新街口原国民政府财政部大院(中山东路128号,现在为南京军区某部宿舍区)。

  近日,南京一位老照片收藏爱好者陈西民在西祠胡同上发布了名为“中央电影局放映训练班第二中队第四队合影”的老照片,照片上近两百名男女青年学员,有的身着中国人民海军的军装,有的穿着胸前印有单位名称的制服,微笑着合影留念。照片拍摄时间为1950年11月20日,而拍摄的地点则是在南京。培训班是如何建立的?培养了多少电影人才?对新中国对应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成为网友们心中的疑问。

  昨天,记者走访了南京市档案馆,在《南京通志·文化事业卷》中,看到了关于电影放映培训班的记载。

  “建国伊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南京举办全国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毕业学员1800余名,组建了700多个电影放映队,为建立新中国电影放映发行网络奠定了基础。”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在另一本资料上找到了关于当年电影放映培训班更详细的资料。“1950年6月至12月,由电影事业管理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苏友好协会等单位共同在南京组办的电影放映训练班。毕业学员1886名,编4个大队、12个中队、1个发电机队。”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培训班,在当时堪称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电影放映教育培训机构。在短短半年的培训中,近2000名学员从南京培训班毕业后回到地方,中国电影的推广也真正得以开始。”

  新中国第一个电影放映培训班为什么会选在南京?昨天,记者见到了老照片的收藏者陈西民。他用另外一张照片和民国时期南京金陵大学的教学资料,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在陈西民收藏的另一张电影培训班的照片中,记者看到了二十多台电影放映机和一些照相设备,而学员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机器,整理胶片。拿着照片,陈西民告诉记者:“在建国前,南京的电影、摄影等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规模,全国几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像南京一样,有这么多的教学设备和老师。”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陈西民又拿出了一份原金陵大学上世纪30年代名为“影音、摄影初步”课程的教学成绩表,当时的学生就已经多达48人,教学理论、设备和教员都非常成熟。正是南京顶尖的师资和设备,让中央电影局决定在这里开办放映培训班。据资料记载,当时培训班的教员集合了白大方(前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校长)、孙明经(中国科技教育电影开创者)、袁牧之(著名话剧演员)以及原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一批优秀的电影、摄影、光电专业的教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端电影人才最密集的地方。

  由于电影放映培训班被当做新中国革命宣传的前沿阵地,且大腕云集,培训班的招生也变得格外严格。培训班当时只有2200多个名额,分配到各省政府、军区单位只有几十人。为此,各地方单位采取优中选优的政策,报名者必须经过层层考核和审查,才能被送到培训班。其选拔标准,甚至比上大学还要严格。在半年的时间里,不仅要学习放映技术,还要学习电影拍摄和艺术学等知识,此外,政治思想教育考核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1950年12月份,学员们进入实习阶段,据资料记载:“2000余人组成40个流动放映队,到工厂、农村、部队、机关共放映542场,观众达63万多人次。”最终,经过老师们严格的考核,只有1886人拿到电影放映员证书,另外300多人则不合格,没有颁发毕业证。

  对于1950年中央电影局从全国选送优秀青年到南京学习电影放映以及学成归来的历史,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也有各种精彩的记录。“1950年,西北大行政区六省选送150名学员赴南京学习电影放映。学员们学成归来,返回西安,各级领导欢送学员回各省、市工作时留影。”“四川30名学员从南京学成归来,其中大部分人后来成为了峨眉电影制片厂的骨干。”“甘肃选派到南京学习的30名学员,把电影送到了百姓家门口,让许多甘肃人第一次看到了电影。”

  根据原中央电影局资料记载,培训班的1886名学员毕业后返回家乡,立刻在全国掀起了观看电影的热潮。1951年观看电影的人数比1950年增加了一倍。除了承担普及新中国进步电影的工作,从南京毕业的学员们还被聘请为老师,继续在地方培训着一批又一批新中国的电影放映员们。

  虽然上海、北京、长春等城市在建国后成立了一批电影制片厂,但1950年的南京,才是中国电影教育的真正摇篮,正是从这里诞生的1886名电影放映员,把电影艺术真正带进了千家万户。  实习生 于轶婷   扬子晚报记者 韩飞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