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子晚报:“垃圾换水”体现的不只是管理智慧

2013年10月09日 09:3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陕西骊山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骊山景区管理部门推出了用“垃圾换水”新颖的环保方式,受到社会关注(10月8日人民网)。

  其实,采用这种办法的不仅是骊山景区管理部门,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也因苦于游客数量剧增,每天产生大量垃圾,10月3日起,园方每天向游客送出500个垃圾袋,游客出园时可凭装有垃圾的垃圾袋,在出口兑换一份小礼物。

  这种做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赞扬,认为这体现了公园的管理智慧。确实,从管理效益来看,这样做的结果是合算的。骊山一个黄金周兑换给游客的矿泉水1500多瓶,每瓶成本是0.625元,总计937.5元。然而如果将游客带出景区的20箱垃圾散落在山上每个角落,在过去的5天内需要5名工作人员才能清理干净,人工费以每人每天150元计算,总计3750元。

  其实,这里还有另外一笔账,这就是以具体的措施来倡导游客文明出行,环保旅游。有人以为这是靠“利益引诱”,我不这么认为。从人的素质看,素质很高和素质很低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游客都是属于中间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爱护环境,在另一种环境下可能损害环境。因此,作为公园管理方的措施就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公园开展垃圾换水的活动时,首先是对游客一种善意的提醒,从而唤醒了他们处于懵懂中的环境意识。如果全国的景点在任何时候都能这样提醒公众,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媒体上常有新闻和评论,说中国游客的素质如何之低,如何不受欢迎,同时赞扬国外游客的文明修养,甚至连我国台湾游客的素质也让我们望尘莫及。问题在于,大家都议论一番、批评一番、感叹一番,却不曾拿出治病的药方,更没有付诸行动。难道我们可以坐等中国游客的素质自然提高?

  最近读到一篇外面的评论,我觉得说得比较中肯。他认为,网上有很多批评中国游客素质的负面信息,动辄就说中国人素质如何低,所到之处都被当地人嫌弃,不受欢迎等等。应该说,这是一部分事实,但又不完全是事实。一方面,少数中国人的素质问题不能代表全体中国人;另一方面,即使少数人的问题,也是与历史和现实有关。中国古代有“衣食足而知礼仪”之说,不无道理。从温饱到丰足,需要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礼仪和修养也是需要时间慢慢养成的,属于精神领域的部分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例如台湾民众对大陆游客的一些不良行为评论说,“就像20年前的我们”一样,相信经过时间的推移,大陆游客也会很快地进步和改善自身形象。

  我们要做的也有两点:一是缩短整个素质提高的过程;二是,变“坐而议”为“起而行”,通过积小善为大善,一点一点地改掉我们的毛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垃圾换水”之类正是通过具体的措施来推动国民改掉不良习惯,这种行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江苏 殷国安)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