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拿什么来支撑“得诺奖成常态”?

2013年10月09日 15:1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又到了各项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了。这仿佛是对国人的一种周期性刺激,每到这个时候,关于中国人(本文只谈中国大陆地区)何时获得诺贝尔奖的话题便热烈起来。去年,莫言获得文学奖,多少满足了一下国人的期许。但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主要是鼓励自然科学研究的奖项,因此,中国人何时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讨论还得继续下去(下文的讨论不涉及文学奖和和平奖)。

  在各种展望中,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黄维非常乐观,他说:“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对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明确表示不认同。

  这话有点惊世骇俗。其实关于中国人在短期内获诺贝尔奖的预言不少,其中包括某位回国定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这些预言,看起来实现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比起黄维先生的说法,这些预言简直就是小儿科,请注意,黄维讲的是“将会成为常态”。说实话,就算是科研水平整体上偏低,但某几个专业,某几个人特别突出,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得奖要成为“常态”,那非得在体制、人员、理念、手段以及经费等各方面的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可。

  那么我们在十年后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呢?在黄维看来应该是可以的,他有依据: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2011年我国研发投入已经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在科学论文方面,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排世界第六位,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五位。

  科研经费投入多自然是好事,科学研究这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大量的科研经费得不到高效利用,这已经被这些年大量的学术丑闻所证明了。论文发表数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里不多说了。真正有说服力的是论文被引次数,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论文对别人的研究借鉴意义越大,对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贡献越大,论文引用次数的确能够说明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所以我国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列世界第六(实际上2013年的最新统计已经上升到第五位了),是一件好事,但对此我们也要持谨慎的态度。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与世界平均10.69的数字还有不小差距。不知这一统计有没有排名,如果有的话,中国的排名,恐怕至少要在六后面加一个零了。因此,黄维提出的种种依据,不可否认,证明了中国的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要支撑其结论,“得诺奖成常态”,仍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其实,我对于黄维最不认同的地方并不在于此。影响中国科技水平的因素,并不完全在于科技界。“钱学森之问”,更多的是在拷问中国的教育。有一个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人没有得过诺贝尔奖。很多人从中国大陆地区走出去,在外国拥有高额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研究条件,但也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这很说明问题。如果说前三十年没有得奖,是封闭和经费缺乏的话;后三十年,尤其是近年以来,则主要是因为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盛行功利心态。如果这样的心态不消除,如果不建立抵制、防范乃至惩戒这种心态和风气的体制,即使能够侥幸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研究对社会的贡献,仍然是非常不充分的。(周云)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