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俗专家谈重阳节:起源道教 主题是“避邪”

2013年10月12日 08:49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明天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而今年的重阳节,恰恰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老年节,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

  那么,重阳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敬老的习俗由何而来?重阳节期间有哪些风俗活动?节日、节气与养生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最近特意走访了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专家高巍,跟大家聊一聊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与道教有关

  北京晨报:在传统角度看,重阳节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高巍:九月初九重阳节,从数字上来讲,人们用“九”来体现,因为它是阳数当中最大的,过了这个最高点,它就要发生变化。《易经》说“以阳爻为九”,而两个“九”,无疑是在强调变化得迫切,也体现出民间对这个节日的特别关注,到了这个节日,就会发生变化。

  北京晨报:会有什么变化?

  高巍:古人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汉代桓景拜费长房为师修道,在学艺过程中,有一天费长房跟桓景说,九月初九是一个不好的日子,建议他在这一天带着家人、乡民离开家,到高的地方去,以免受到不好气息的侵袭。桓景非常听师父的话,到了这一天就带着大家去了高地儿,回来以后发现,家里的家畜、家禽全都死了。

  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中国传统节日是与节气相对应的,进入到这个时候,阴阳二气不和发生变化,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而且这个故事还能宣传道教自己,可以判断天时的变化,给人们提供切实的帮助。所以重阳节的起源,很多说法是与道教说法结合的。

  重阳节对应的节气是寒露

  北京晨报:您提到中国的节日都是和节气紧密结合的,重阳节对应的是哪个节气?

  高巍:中国的节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和节气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春节,一定是和立春这个节气结合在一起的。像今年没有“立春”,很多人就觉得特别不适应,因为没有一个开始。

  与节气相对应,传统节日才有它亘古不变的意义。具体到重阳节,跟哪个节气对应?寒露。在这之前,节气里就没有带“寒”字的,也就是说,从寒露这个节气开始,秋天萧瑟的气味就越来越浓,气温下降的速度就加快了。在夏天,我们吃凉的、喝凉水都没事,到这个时候,你如果还贪凉,胃立刻就感觉不行了。在这个季节,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老年病也会多发。

  寒露这个节气的特点,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二气不和,造成一种萧条的局面,这跟春天阴降、阳气上升,二气调和不同,过去我们讲“阴阳和而万物生”,春天的万物皆生与秋天的万物萧条是截然相反的。到了这个节气,阴气和阳气两头跑,万物也进入到秋收冬藏的时节。

  重阳节唤醒敬老传统

  北京晨报:重阳敬老的传统,从何而来?

  高巍:作为传统节日来讲,它的主题一定要跟更广大的人群结合,才能体现出大家在节气变化中的基本诉求,让大家去参与,体会节日的魅力。今天我们谈重阳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贯彻敬老、爱老这种传统。

  关注老年是很现实的问题,从时间点上来说,经过了春天的生长、夏天的成熟,到了秋天,特别是深秋,就好像一个人从出生、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一样,所以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敬老。在重阳节,这种传统体现得非常淋漓尽致。

  再过几年,咱们北京每五个人中就有两位是老人。中国人过去讲究“居家养老”,过去说“养儿防老”就是这个缘故,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往往是两个孩子养四个老人,所以需要社会帮助。从根本上讲,重阳节是一个提醒人们适应节气变化的重要节日。

  重阳节的主题是“避邪”

  北京晨报: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呢?

  高巍:中国人特别讲究名目,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二气不调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这就使得今天我们的重阳节,从主题上说,就变成“避邪”的重要节日,很多民俗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一个是登高,登高的好处是,降低阴阳不调对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登高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时候,脱离开地面上那种压抑的环境,呼吸到新鲜空气,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提高免疫力。登高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作用更大,登山时每登一个高台阶,都会让我们产生往前走的信心。

  另外就是登高时我们老说“遍插茱萸”,这个茱萸当中药说的时候,有益气、驱邪的功效,同时它也是一种调味品。人们在它的功效上做了一些伸发,延伸它驱邪的功效,将茱萸装在红色的袋子里做成茱萸袋、茱萸佩,佩戴在胳膊上,也是我们希望健康的一种表达。王维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希望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都能佩戴上茱萸的袋子,亲情的沟通和交流也让我们从精神上达到“驱邪”的目的。

  在北京之外,像是河北、山东,还有广东等一些地方,重阳节还会放风筝,放远了以后把线剪断,喻示“邪气”被放走了。

  重阳糕和菊花火锅

  北京晨报:传统节日一般都有它特定的节庆食品,重阳节都有哪些讲究呢?

  高巍:到了重阳节,首先要吃重阳糕。这个“糕”,谐音“步步高”。气温下降后,带来的环境变化,无形之中会给人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就是悲秋。悲秋不是抑郁或者意志薄弱,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情感。秋天吃重阳糕,是一种精神支撑。“糕”,往高了走,战胜悲的情绪。

  重阳糕里会放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像花生仁、核桃仁、枣、蜂蜜、果脯等干鲜果品,做出来还非常壮观。重阳糕一定要做九层,突出“九九”的含义,顶上还要用面捏两个小羊或者盖两个小羊的戳记,体现“重羊”的寓意。还有些人会在重阳糕顶上插上小旗或者香菜,当做茱萸,总之要通过细节的安排把重阳节气的特点表现出来。

  另外在民间还有吃菊花火锅的习俗,特别是文化人。菊花是在秋天唯一怒放的花朵,充满高贵之气,所以在重阳节,文人们会聚在一起吃菊花火锅、举行诗会,称为菊花会。(晨报记者 何安安)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