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科技部部长:让我预测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难题

2013年10月12日 10:18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科技经费使用、雾霾、苹果手机、诺贝尔……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面对记者抛出各种的热点甚至敏感问题,毫不讳言,陈述科技体制改革新举措,并对科技创新解决民生难题充满信心。

  “对于经费使用的违纪违法问题,我感到愤怒、痛心,更感到错愕”

  最重要是增加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中国目前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受到一些批评,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万钢直言记者提得很客气。他坦承,经费使用确实出现了恶性问题,如环境领域某知名专家和一位地方科技厅厅长违法违纪,现正在审查。

  “出现这些问题,我感到愤怒,也很痛心,更感到十分错愕。”令万钢愤怒的是,科研经费都是纳税人的钱,对此行为绝不容忍;痛心的是国家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科技专家,违纪犯法,有负众望;更令他感到很错愕的是,“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改革一直是我们努力解决的重点任务,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问题?大家还不满意呢”。

  万钢介绍,这几年科技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拓宽项目推荐渠道;实行网络评审,净化答辩环境,节约答辩时间,把所有评审过程全部录音录像,做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实现痕迹管理;按照科技人员的需求,每年加快项目拨款速度,加强了项目经费预算评审。

  “但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在同一条船上共同摇桨的,如果只有一方使劲,这个船也只能在原地打转。”万钢认为,最重要的是增加透明度。我国各行业、各部门、各地方和企业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避免重复,就要靠信息透明。他透露,今年年底,科技部将着力建设一个透明且“各部门在一起”的科研信息部署平台,各行业各企业都能按照本专业进行项目查询。同时,还将推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把结题验收后的项目放到网上,让同行看做得怎样,好的项目可进行技术转移。此外,加强经费的巡视,建章立制。

  “无论是管理还是科研人员,都要共同负起责任来。”万钢认为,作为管理部门,就要创造条件,公开透明,自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同时发挥社会监督,让科技人员参与到管理过程中。他表示,以后还将考虑采取一些解决深层次问题的举措,如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企业面向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的作用,探索“后补助”的办法支持创新;基础研究领域进一步发挥“小同行”作用,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调整经费投入比例,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的持续稳定支持。

  “我们企业什么时候能够面向市场、创造出像苹果这样的产品?”

  合理的基础研究投入结构+成功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企业什么时候能够面向市场、创造出像苹果这样的产品?”万钢认为,我国已经有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品,如华为的路由器、服务器,高铁等,但创新永远没有止境。

  “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企业研发投入总体来说还不够高,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水平还比较低。”在万钢看来,要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首先,要有合理的基础研究投入结构。虽然我国企业投入已经占全社会研发的74%,但这里面90%以上是用于试验和开发,用于本行业的基础研究、前瞻技术探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第二,创新一流的产品还要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和成功的商业模式相结合。苹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手机技术,而是它的商业模式创新。

  “我国一些手机企业,采用网络销售等方式取得很大市场。但总的说来,我们还需要努力,相信不久将来,我们会有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品。”他说。

  “解决雾霾天气要靠大家努力,用科技减排,我是有信心的”

  利用科技创新给烟囱、给锅炉、给大油烟机戴口罩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近期困扰老百姓生活的“雾霾”成为频繁出现的热词。“空气质量,特别是北京等城市的雾霾天气是否会影响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回归?”“您觉得治理雾霾有什么更好的方式?”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局部地区不断出现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带来较大影响。”万钢回忆自己在德国工作时,也曾经历过雾霾天气。“我们发展转型还是慢了,出现了这个现象。”他介绍,雾霾天气发生后,科技部和环保部、北京市联合实施“首都蓝天行动计划”,在绿色交通、能源转换、排放控制,烟气过滤方面强化技术应用,简单的说,就是要用科技给烟囱、给锅炉、给大油烟机戴口罩,减少排放。“在这点上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有一定的科技基础,同时还要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有些专家提出实行排污费制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万钢觉得,可以百家争鸣,实施还需要认真研究。在他看来,解决问题最终靠调整产业结构,靠减少排放的科技支撑,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当前新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降低排放的空间也很大。他介绍,目前科技部在清华园推出分时租赁电动汽车,首期投放20辆电动汽车,很快被预订一空,现在增加到50辆,在各大科技园都开始尝试400、500辆的分时租赁。这就是一个利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的有益探索。

  万钢设想,未来改变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将无线互联网与电动汽车结合起来,能够让人人随时查询便能知道附近是否有电动汽车可租赁,从而开创出一种新的产业。“我希望企业能够勇敢走出这一步。”

  “总之,解决雾霾天气要靠大家的努力”,万钢说,“政府要承担责任,企业要推动创新转变产业结构,科技要贡献力量,我相信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让我预测诺贝尔奖,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我国基础研究已出现好的苗头,但绝不能心浮气燥、拔苗助长

  诺贝尔奖最近新鲜出炉,趁着这股热乎劲,有记者让万钢预测一下中国什么时候能在诺贝尔科学奖方面有所突破?万钢笑道:“你叫我预测,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但与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有过交往的万钢,分析获奖经验有二。首先,获奖者都是长期默默无闻地潜心研究,淡泊名利,长期积累,几十年如一日,用尽毕生时间投身科研。第二,研究都获得稳定和长期的支持。

  “我再三强调,一定要有对基础前沿研究给予稳定支持。虽然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基础研究投入,但是从国家整体上来说,投入还远远不够,政府持续支持的时间也不够长。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往往‘十年磨一剑’,能走到世界最前沿的基础研究,十年不够,二三十年是常态。”万钢欣喜地看到,我国在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温超导等方面已有些苗头,但一定要稳定支持,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绝不能心浮气燥,更不能拔苗助长。“我相信我国已经有这个条件,只要我们探索把握科研规律,中国人总会有一天登上世界的高峰。”(记者 陈磊)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