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锯腿“风雨”期待病有所医的“阳光”

2013年10月14日 09:5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2012年某日,不堪忍受长期病痛折磨的郑艳良锯掉了自己的右腿。锯腿的547天后,郑艳良原本冷清的家突然变得喧嚣,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赶来对他进行报道。(10月13日《新京报》)

  于是,开始有医院表示为其免费检查,又有医院愿意为其免费治疗,还陆续收到爱心捐款,当地政府也允诺协调为其安装假肢。幸福来得太突然,但是这种“风雨”后的“阳光”尽管温暖,但却难以普照天下。

  锯腿这一带泪带血的自救让人心痛,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太过沉重,也深深刺痛了公众的神经。然而,此前郑艳良所面临的困境,想必当地政府及相关社区并非一无所知,为何该出手时不出手?据说,当地政府也曾给予其及家庭帮助,这说明不仅知道,而且还有所作为。但任何作秀式的“毛毛雨”,对病困家庭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相信,若非无奈,只要有一点办法,其绝不会冒险出锯腿下策,因为结果吉凶未知。对此,当地政府及社区的不作为恐难辞其咎。

  郑艳良自锯瘸腿不可复制。对弱势群体及病困家庭的救助与帮扶,不能总等“风雨”过后,因为这太过残酷。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社会及相关部门要将之当作一个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尽早想出积极而妥善的办法,以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这就需要社会统筹设计,不是媒体关注到的就能“吃饱喝足”,而没“动静”的就沾不上边,只有“嗷嗷待哺”,或只能孤独“疗伤”。

  诚然,就个案而言,个别人或个别医院慈善式的救助能解燃眉之急,甚或可帮上大忙,使得病人得到很好的医治。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显然难以普度“众生”,或鞭长莫及,或“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对病困人员及其家庭的帮扶必须建立有效的社会机制,这方是治本之策。

  郑艳良的医治终于高枕无忧了,当为其高兴。但其来之不易的沉重过程,却让人为之震怒与哑然。对病困人员救助不能总在“风雨”后,毕竟这种近乎残忍的自我“疗治”,让当事人与公众都很是受伤。

  但愿“病有所医”非是百姓的奢望,而应是切实的“福利”。多见“阳光”,少经“风雨”。 (崔恒清)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