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子晚报:一纸调令说破逼迁真相

2013年10月28日 08:4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长沙一位小学教师谭双喜接到区教育局的通知,在下周一到拆迁指挥部报道,任务是劝“钉子户”婆婆(10月27日《新京报》)。

  拆迁虽被地方权力演绎成一个敏感语汇,客观地说,也未必需要动辄得咎。为公共利益或商业利益而拆的时候,有博弈、有轮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拆,或者不拆,都得表达诉求、讲究理据。

  一者,地方教育部门严肃的人事调令可以如此想调就调?二者,既然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及枣子园项目拆迁指挥部的要求”,那么,究竟是谁的要求、这个要求又经过哪些合法的传达程序?三者,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局、教育局对学校,这一对对关系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权责逻辑?是不是上级不合理、乃至不合法的要求都须一应照办?权力作为是不是在正常的公文表达之外,还存在着事实上的另一套话语体系?此外,婆婆当“钉子户”,就在儿媳的身份上打主意,这样的“逼迁法则”是谁的创意?……

  夸张的说法依然来自地方教育局,说通知是“应学校和谭双喜的要求下发的”。这样的说辞,已经超越了常理常情辩驳的范畴。拆迁合理与否是一回事,权力规范与否是另一回事。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不关心拆迁本身的公平正义性,但不得不警惕公文背后沆瀣一气、悖逆程序与法纪的权力作为。如此“依法行政”,算是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典型的反面教材吗?(江苏 邓海建)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