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春公民道德建设:群众沃土生发道德力量

2013年10月28日 11:29 来源:长春日报 参与互动(0)

  他们是时代洪流里平凡的“小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带给我们的“小感动”却至善、至真、至纯,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如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向着真、善、美,向着文明和谐坚定前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将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市在道德建设工作中,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以“寻找身边的好市民”为载体,开展大规模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把点滴凡人善举聚溪成海,最终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道德文明的种子在全市各地、各行各业开花结果,温暖着这座最具人情味的幸福之城。越来越多的长春人正汇聚在文明的明灯下,一路且歌且前行。

  凡人善举

  草根英雄唱主角

  一对普通长春夫妇的名字,近年间传遍了祖国大地——因为坚持15年用微薄的收入捐资助学,人们亲切而又满怀敬意地称他们为“微捐夫妇”。

  58岁的夏志国在光复路经营一家文化用品批发小店,15年来,他们一毛一毛地积攒,先后将60万元的学习用品捐献给农村学校的贫困学生。“我们啥也不图,只要能给孩子们带去点快乐和希望就满足了。”夏志国夫妇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

  夏志国夫妇是我市在基层选树的“身边好市民”杰出代表。在工作中,我市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提高、群众受惠放在首位,让普通市民群众唱主角,推动道德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出亮点、出品牌、出效果。我市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将评选对象定位为“基层普通群众”和“民间道德模范”,立足于小人物、小感动,着重推选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寻找放大群众身边的“微小感动”。

  在这项工作中,各县(市)区、街道纷纷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新评选活动的模式。

  在候选人产生方式上可自荐,可他荐,也可组织推荐。在基层,有的是社区“责任田党支部”推荐,有的是“群众说事点”推荐,有的是街道干部利用周末或下班时间到居民比较集中的广场、公园等地听取群众面对面推荐,还有的是“文化楼栋”推荐,居民也可联名推荐。

  评选的形式也由群众唱主角。评选地点就在街道、社区,贴近群众,方便群众参与。候选人事迹展示可以自己演讲,也可他人讲。为了活跃评选氛围,增强评选活动的吸引力,有的社区还将候选人的事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展现出来,让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崇德向善的种子植入人们心灵。这样评选出的“草根雷锋”、“身边好人”等小人物的凡人善举,既接“地气”,又有“温度”,群众信服。

  此外,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我市在总体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还注重鼓励创新,激发基层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绿园区的“草根雷锋——文明使者”海选活动、朝阳区的“感动朝阳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榆树市的“寻找最美榆树人”等活动,到我市国税、地税系统开展的“职业道德标兵”评比活动……我市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内容丰富,载体多元,成果丰硕。

  让人民群众成为道德建设的主角、正能量的传播者,成为这座城市道德力量的最有力代言人。从2007年至今,我市先后评选出“草根雷锋”、“身边好人”7000多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690人。其中,有18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和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有1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大多是普通百姓,涵盖了城市乡村、各行各业,他们的凡人善举在市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或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或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这些道德典型人物的思想行为,承载着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崇尚楷模

  铸就城市之魂

  一个典型就是一本书,看得见、摸得着;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树榜样、指方向。为了让道德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影响更多市民,引导市民崇德向善,我市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道德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拓展渠道,使市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受教育,让市民在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自然而然地对社会道德原则产生认同感,从而春风化雨般反哺公民道德建设。

  典型来自于群众,也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典型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在绿园区正阳街道的互助社区,有一面70余米长的“红墙”,社区评选出的“草根雷锋”是这面墙上的主角。社区居民和过往行人走到这面墙前,都会感受到雷锋精神在身边的文化氛围。绿园区青年街道龙泉路社区居民王继杰爱好摄像,他把社区、街道选出的“文明使者”、“草根雷锋”的事迹拍摄下来,制作成微电影,发到网上进行宣传。有的街道还将最新的“草根雷锋”信息、事迹等发布到公共微博和博客上,扩大凡人善举的影响。

  新闻媒体是传播凡人善举、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市直媒体开设了《长春好人》、《我们的榜样》等道德专栏,每周定期宣传各基层单位公民道德建设经验和来自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全城牵挂的“地瓜爷爷”、被称为中国版一碗阳春面的“爱心馄饨”、将乘客安危放在首位的“最美公交女司机”……时光流逝,感动犹在,这些发生在长春的有关道德的故事,“红”遍全国,饱受赞誉,完美地印证了道德的巨大力量。这一系列故事让市民感受到,大爱就在身边。

  市文明办还在全市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等活动,组织编排文艺演出专场“道德颂”,承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让道德模范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部队,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自2012年6月起,我市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开展了“道德讲堂”建设活动,截至目前已建起道德讲堂2000余个,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数十万市民从中受益。一堂堂公民“道德课”,润物无声地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提升着广大群众的道德素养。

  从个体自发行为到社会普遍自觉的道德实践,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公民道德规范一旦融入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中,便能枝繁叶茂。

  好人好报

  引领崇德向善之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好人有好报,它来自道德的伦理,是善行的反哺,符合人生法则和事物规律,更是弘扬社会良好风气的号角。凡历经辛勤耕耘的好人,迎来的应该是道德建设的丰稔图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当好人,我市从创新激励机制入手,大力弘扬“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我市整合各方资源,救助困难群体,凝聚城市爱心,在全国首创文明基金,通过节日慰问、现金资助、缴纳保险、费用减免等方式,对生活有困难的道德模范和“好市民”进行资助,各基层单位也都结合实际情况对善行义举的身边好人给予奖励和帮助,在全市树立了“好人有好报、有难众人帮”的良好社会风尚。

  好人有好报,英雄不再流泪……这样的理念下,正确的道德观正润物细无声地化作长春人的自觉行动,而在日常生活的自觉参与中,人们的思想感情得以熏陶、精神生活得以充实,道德境界得以升华。

  知行合一

  道德建设春风化雨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市在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的同时,着力发挥道德实践的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功能,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引导市民去亲身体验和感悟做好人好事、向往真善美等所焕发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的伟大力量,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提高市民的道德自觉,逐步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升华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实现知行合一。

  今年夏天一个周二的早晨,雨中,在建设街和解放大路交会处,几位交通志愿者有的在帮助行人过马路,有的在提醒雨中匆忙过街的行人注意安全,现场交通有序,一股股暖流在涌动。当天是我市的一个文明走路日,本来以为赶上这样的天气,志愿者们不会冒雨前来了,然而,当记者们冒雨赶到现场时,却看到了上面那感人的一幕。

  我市开展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四项文明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旅游行动、网络文明引导行动,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升道德修养,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文明交通行动中,我市集中治理“行路驾车闯红灯”和“中国式过马路”,采取舆论宣传引导、严格管理惩处等措施,加大了文明交通行动的实施力度。在“车外抛物”专项治理中,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人们的文明守法意识明显增强,机动车道车外抛物垃圾减少70%以上,营造了文明出行、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市民巡视员作用,引导市民群众文明乘车,目前我市所有公交始发站市民都能做到排队乘车,文明乘车已经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学习雷锋、帮助他人、提升自己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中来。目前,我市志愿者已占城区人口总数的10.33%。他们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把践行雷锋精神作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让学雷锋思想指导市民的言行,已构成幸福长春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

  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让人民群众既唱主角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让每一个活动都顺应群众的期盼,满足群众的需要,办到群众的心里;适时壮大志愿者队伍,扶植成立爱心公益组织,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随着全市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入,正确的道德观正润物细无声地化作长春人的自觉行动。

  在今天的长春,我们欣然看到,公民道德建设如和煦的春风、夏日的清泉、冬日的暖流,轻轻地滋润着群众的心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在长春大地落地生根,正在长成葱葱郁郁的林海……(记者 李 波 魏 巍 孔 非 张源珊)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