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手机摄影成全民拍摄狂欢 业内:也滋生视觉暴力

2013年11月07日 14:4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摄影周“云影像”大众摄影展示区。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云影像”优秀奖:《水滴》 作者王大禾 机型:NOKIA N8

  “云影像”三级收藏:《晨》 作者梁学文 机型:SAMSUNG I929

  “云影像”一级收藏:《永恒的爱》 作者封丹琴 机型:COOLPAD N900

  本报记者 陈涛 实习记者 李夏至

  这是一场反响热烈的展览。

  “这些当真是用手机拍的吗?”“单反相机也不一定能玩儿出这种效果啊!”自从10月24日亮相“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后,“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展示区的198张照片,就没有中断过遭遇这般惊叹与“质疑”。今天,这些从全国范围征集到的21万多张手机照片里遴选出的上乘之作,将带着一份神秘正式作别中华世纪坛。

  “还没有一种摄影艺术,能像手机摄影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参与其中,愿意去分享它,质疑也是在接近理解。”本次活动承办方中国通信摄影协会副主席朱新生认为,摄影节很容易办成小圈子自说自话,手机摄影首度让老百姓也成为了主角。

  有人说,摄影还得依靠专业相机;有人说,无处不在的手机更容易留下好片子。同样是拍照,已经登堂入室的手机摄影是否具备了向专业相机叫板的可能,又或者,它们二者原本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起点与轨迹?

  手机影展

  单反老手的一次“玩儿票”比拼

  就连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主席里卡尔多·布西也承认,北京摄影周一大亮点便是手机摄影展,兼顾到了老百姓的参与和高水平的专业呈现。他说,他从“云影像”手机摄影展示区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读出了一股子“跃跃欲试”。“手机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靠近摄影,一旦人们对摄影产生兴趣,才会决定是继续使用手机拍,还是改用相机拍。”布西说,遇到心动的场景,他也会情不自禁掏出手机来上两张。

  这的确是一组令人称道的照片——往下滴落的水珠竟然可以被定格,在空中划出一道弯月状弧线,水面正荡漾开“皇冠状”水纹;检修车间里,女工头顶的橘黄色安全帽与因为超低温生出白色霜冻的门字形弯管,拉伸出整幅画面的景深。

  撇开这些技术层面的完美实现,画面内容或许让更多人难忘。《永恒的爱》讲述着一则关于爱情的故事——一对老人坐在公交站台的铁质长椅上候车,身后是当时上映影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大幅海报,老妇人正待凑近老伴儿,画面因此略微发虚,而这一“瑕疵”也愈发映衬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力量。

  不过,略微让人“沮丧”的是,展出的大多数照片并非出自普通玩家之手,而是专业相机老手的新作,他们中不少人早在2009年就参加过国内首次大规模手机摄影大赛。“这些作品是经过了两个阶段共五轮评选才脱颖而出的。”朱新生介绍说,在一个月多点的时间里,组委会共征集到21万多张照片,而4年前那次,只征得一万多张。“不得不承认,玩儿过单反相机的人对画面构图有着更好的把握,照片更有美感。”他并不认为,这是对手机摄影爱好者的“打击”,“恰恰相反,你可以认为如今连专业人士也向咱‘靠拢’了。”

  此次“云影像”展出作品中,更多再现的是世态百相——有儿童医院门口焦急排队挂号的长队;有在喧闹的菜市场埋头作业的守摊男孩;还有相偎相依补拍婚纱照的银发夫妻……“手机摄影一大特性是随时随地捕捉那些瞬间的生动画面。”朱新生介绍说,参展作品中纪实摄影类略多,评出的五件“一级收藏”中仅有一张是风光片。

  王大禾是为数极少的几名同时有三张照片入围“云影像”参展的摄影者之一,今年52岁的他玩儿单反已有二十多年,由他“创造”的那件“神奇水滴”作品,是他蹲在自家卫生间无聊时刻的“偶获”之作。他透露说,要让快速落下的水珠变慢至定住,就得尽量提高快门速度,“通过不间断快摁拍摄键,让曝光速度接近千分之一秒。”由于室内光线偏暗,他一共拍了20多张才终有斩获。

  四川达州安监局干部陈振波坐了近四十个小时火车赶到北京参加此次摄影周活动,那张“头戴橘黄色安全帽的女工与弯管”的照片便是他的杰作,名为《巡检阀门》的这幅照片获得此次评奖最高等级“一级收藏”。“加上这回获奖的积分,我就可以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了。”他说,除了带有任务的摄影外,他更愿意用手机拍摄,“其实没必要太在意谁优谁逊,换一种口味,难道不好吗?”

  手机拍者

  “轻骑兵”逆袭“重武器”得手

  陈振波说,自己外出的标配就是胸前挂一部单反,口袋里装两部手机。“以前是先端起相机拍一通,再掏出手机补拍几张。现在更习惯拿手机先‘咔嚓’,主要还是它轻巧方便,便于快速记录。”同样获评为“一级收藏”的《永恒的爱》的作者封丹琴也是位玩单反的老手,可那天乘公交眼见两位老人“营造”出的真情画面时,她偏偏就没带相机,是手机成全了她。“如果单纯依靠放大倍数查看画面颗粒物的粗细,很难分辨出哪个是手机拍的,哪个系相机所为。我突然发现,原来它们的区别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参展者只是手机拍摄群体的一个缩影,对他们来说,手机摄影早已不再只是随手拍拍,而是成为一种记录、一种创作和一种生活方式。由旁观者到拍客,越来越多的人已习惯利用手机把生活场景变成属于自己的拍摄现场。

  广告设计专业出身的陈子川玩过四年单反,也眼瞅着手机的像素由130万渐次跳升到1300万。他去年做起了手机摄影网的微博,也同步做QQ群和网站论坛。现在,网站官微每天都会被很多人“@”,人们拍完照片都会来投稿,被官微转发的照片都被默认为具有一定水准的摄影作品。“每转一张照片,就有不少人来评论和留言,用什么型号的手机,后期软件是什么,讨论其中的构图、器材和理念,关注问题丝毫不比专业摄影师逊色。”陈子川说。

  说起手机摄影,不得不提及的还有它即拍即传的强大优势。“四年前那次比赛,仅筛查提交的作品,就耗去了3天3夜,今年只用了一天,很多人直接通过云传输就把随时拍好的图片上传了。”在朱新生看来,这也直接催生了全民摄影的积极性。

  任职于某摄影专业网站的“钟楼怪人”更愿意将这种即拍即传视作社交、分享得以实现的前提。从Instagram到微博,从香港到美国,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把照片上传到网站与朋友分享。“我手机里存过一些手机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没成想,在香港路边闲逛时,居然就看到了照片中的那家店铺。”于是,他拿出手机“咔嚓”一拍,再稍微用hipstamatic之类软件处理下效果,选择合适滤镜,效果与获奖作品一模一样。返程的飞机还没起飞,他就已经把香港系列的照片在QQ群和微博发了个遍。在飞行的三个小时里,已悄然收到几十条回复和评论。

  “钟楼怪人”说,因为手机摄影的缘故,经常看群里有些朋友拍城市的生活纪实,如今再出去旅游,拍照片的想法跟以前不同了。他这次出行的装备,就是两个手机和一部微单(注:介于单反相机和卡片机之间的机型),微单里的照片也用WiFi传到手机里处理,“至于单反,那就是棚拍和工作时的设备,现在谁还背那些重家伙呢。”

  王峰在手机摄影圈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令他声名鹊起的是,2007年他斩获了索尼爱立信全球影像大赛(World View 2007)冠军,此后这一殊荣基本为西方人所垄断。

  “常常有人问我,当所有人都拿手机拍照了,相机是否就会消亡了呢?手机是否真的可以拍出相机的成像质量?”王峰的回答很简单,“手机与相机之间并非零和博弈,非此即彼,只是不同场合做出不同选择而已。”不过,他越来越相信如今用手机拍照完全可以拍出高质量影像,因为他自己就曾用手机的微距模式拍摄过昆虫集,连拍模式也帮他解决了抓取动态镜头的难题。

  手机照片

  “在现场”也滋生视觉暴力

  有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国内已拥有5亿部带照相功能的智能手机,到2014年,由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将接近一万亿张。“手机摄影的确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影像泛滥也是实实在在的趋势。”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主席姜健认为,如果没有规范,放任照片色彩极度夸张,随意传播,视觉愉悦就会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视觉暴力。

  “行色天下”是国内好几家知名手机摄影论坛的注册网友,在他看来,“视觉暴力”的产生和最终实施侵害,与社交网络的兴起不无关联。“在微博、微信时代,没有人再去担心手机摄影的技术实现问题,‘不抓眼球不罢休’的拍摄内容助长了这一视觉狂欢。”他举例说,一些用手机拍出的“私摄影”,如果仅仅停留在自我欣赏的话,属于隐私,如果未经许可就上传到网络便构成了视觉暴力。

  就连好几位“云影像”获奖者也承认,用手机拍照的一大优势是,隐蔽性强,被拍摄者未经察觉,保证了画面最大可能的还原度,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触碰到对方不愿意公开的一面。“撇开简单定性,要像电影分级那样,进一步细分视觉暴力的程度,无疑要难得多。”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律师曹玉芳说。

  著名美籍华裔摄影师李元更愿意将那些肆意流传的照片称作“视觉零食”。“手机摄影会是一种很随意的观看方式,比如,很少会有人考虑到避免虚焦,而去给手机支起一台三脚架。”他说,也正是很多人没太在意当时摁下拍摄键的随意性,导致拍出的画面完全没有想法,产生了大量无营养的“零食”。

  在北京拥有自己文化公司的德国摄影师弗兰克·帕默明确表示,自己任何时候都无法接受手机摄影。“很难想象,当我想记录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上面的建筑工人时,如果拿着手机去拍他们,能称得上是在记录一段伟大的历史吗?”

  不过,几乎没有人否认手机摄影带来的随处“在现场”的局面。“我甚至和一帮摄影记者同行开玩笑说,今后,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人发照片,咱就没饭吃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认为,如同当年数码相机的出现,将摄影时代由“暗无天日”带到“光天化日”一样,与科技进步同行的手机如今已成为一种新闻发布的平台,自我观察创意的出口。“即便模糊的新闻纪实也远远要比清晰的风光片更有价值。”王峰说。

  “明年就是摄影术诞生175周年,我想,发明者本人不会承认手机是照相机的一种。不过,手机的的确确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照相功能。”里卡尔多·布西说,2002年,当数码相机兴起时,有人就说摄影灭亡了,“事实并非如此。我不知道,10年以后,摄影会发展成怎样,也有可能会给手机安装上一个类似相机的镜头呢。”

  行家授课

  摁下手机键瞬间

  决定照片好坏

  (受访者 国家一级摄影师、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特聘导师王峰)

  在王峰看来,由于相机拍照带有与生俱来的仪式感,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拍者都会自觉地进入到一种特定状态中,进而抹杀了不少灵光乍现的可能,而手机拍照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手机摄影保证了‘在现场’,更重要的是你‘看到了什么’。”

  他建议,初学者可以多留意自己熟悉的空间,常言道,在你身边一英里就有你要拍的东西。“与相机注重拍照过程不同,手机摄影的关键是选取摁下拍摄键的瞬间。”至于如何选择那个瞬间,王峰的经验是根据自己想拍的主题提前将数据设置好,当手机屏出现想要的画面时按下拍摄键即可。“端起机器拍照,不论是相机还是手机,作为摄影者,拍摄主题的选择和前期策划必不可少,也就是要带着想法和创意去拍。”不过他提醒初学者,他所说的前期策划并不是自编自导去“摆拍”,而是一种厚积薄发。“很多时候,生活中出现的精彩远远超出人们能预设出来的模样。”

  遵守了以上“律条”,还得摸清楚自己使用的手机的拍照“脾性”。“现在市面上不少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已经为图片创作提供了可能。”王峰说,不少人把玩儿手机拍照还只是停留在“打开拍摄界面,摁下拍摄键”的层面,“你大可不必带着创作的心态,但也别浪费人家为你准备好的自助餐。只需轻点界面‘设定’标识,美味就可入口。”

  在他看来,摄影归根结底是光线艺术,如何实现手机拍照的白平衡(即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调节光的色温)和巧妙利用光线尤为重要。“可以在进入一个环境后,首先手动选择好白平衡,这样有助于获取色彩还原较好的图像;至于光线,不是越强越好,光线不足,可以给予必要曝光(即增加曝光量,以反映细节)补偿。”然而,手机拍照纵有再多精彩,王峰依然认为,它也不可能替代相机,“相同像素的手机与相机摆放一处,前者永远无法与后者媲美。”

  手机摄影简史

  从“鸡肋”功能

  到玩出个性

  2000年,当具备96×130像素的256色液晶屏、内置11万像素CCD摄像头的夏普J-SH04面世时,没有太多人意识到,世界上第一部拥有摄像头的手机,将因为拍照功能而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

  2002年,诺基亚旗下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滑盖拍照手机7650上市,当时它的价格高达5000多元,虽然只有10万像素,但“拍发一瞬间,彩信新体验”的广告语还是让它成为拍照手机中当之无愧的经典。2004年起,30万像素开始成为各大手机品牌标配。随后,以诺基亚“N”系列为例,从130万像素向200万像素逐步跨越,然后突破320万像素,直至逼近当时相机卡片机配置的500万像素。

  随后,当手机开始拥有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内置双LED闪光灯,支持数码变焦和自动对焦,并可以拍摄最大为2594×1944像素的照片,还能实现全触屏控制时,手机拍照已经开始与卡片机匹敌。近年来,1200万像素、4100万像素的手机配置直接秒杀卡片机,感叹像素差距、质疑手机拍照画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在手机摄影发烧友们眼中,一致认可的手机摄影领域质的突破,还是源于2007年第一代苹果手机的出现。虽然直到第三代iPhone 3GS才相当“滞后”地提升到320万像素和实现自动对焦功能,但同等像素条件下,苹果手机摄像头镜片和CMOS传感器的质量优势,以及极其强大的配套摄像软件的支撑,还是让iPhone摄影迅速成为手机摄影的主流类型。自2007年以来,IPPAWARDS(iPhone摄影奖)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全世界举办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iPhone摄影大赛,每年吸引超过38个国家、数千名优秀摄影师参与其中,围绕iPhone摄影产生的理论、技巧、器材与软件等周边也十分完善,而仅从参展的照片水平来看,就足以媲美专业摄影。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手机硬件技术领域的进步,社交分享功能的实现成为手机摄影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重要推手。在国外,如Flickr、Instagram、Picasa等摄影照片分享网站久盛不衰,带动了全民参与手机摄影的浪潮。而国内,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风行,也为手机摄影上传照片提供了平台。此外,上传照片之前后台附带的滤镜功能和各种后期处理软件的出现,也让LOMO、胶片、移轴、鱼眼等专业摄影效果都能轻松实现。这种等同于专业摄影后期处理的技术更新,为手机摄影摆脱器材限制大开方便之门。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