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民工海外遭遇打白条 打工10个月只拿5个月工资

2013年11月07日 15:28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当年一部《北京人在纽约》道尽各种在外漂泊人的酸甜苦辣,如今出国务工越来越平常。肥东县农民张波到非洲安哥拉打工做建筑活,没想到打了10个月的工,却只领到了5个月的工资,剩下5个月七八千美元的工钱却一直拿不到手,这让张波非常气愤:在国外打工竟然遭遇欠薪。

  今天上午,记者从合肥市商务局外经处了解到,张波等人的遭遇,外经处目前只能帮助他们与劳务派遣公司协调,但是由于是海外雇主拖欠的工资,所以对合肥本地的劳务派遣公司还不能采用强制手段。

  远赴国外他乡谋生

  张波今年39岁,是肥东县的一位农民,如今做水电工。

  近些年,张波看到肥东县有很多人都远赴国外打工挣钱。去年8月份,张波和三位老乡通过肥东县城的一家劳务中介公司找到了安徽远洋对外劳务经贸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洋公司),远洋公司给张波等四人介绍了一份工作:到非洲安哥拉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

  张波等四人与远洋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合同中远洋公司承诺的工资是每个月1200美元,多劳还能多得。

  去年11月底,张波和其他三位老乡踏上了远赴非洲安哥拉的路途,12月2日,他们顺利到达安哥拉,开始了“打洋工、挣大钱”的生活。

  拖欠每人五个月工资

  刚到安哥拉的建筑工地上,张波和三位老乡就感觉这里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生活条件与在合肥签合同时远洋公司所描述的大相径庭,这让他们觉得似乎上当受骗了,张波立即与远洋公司取得联系,并将自己的疑惑向远洋公司进行了询问。

  “远洋公司的一名经理在电话里跟我说,没事,好好干,别老想着什么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只要努力打工,一定能挣到钱。”张波告诉记者,与远洋公司通了电话之后,他和三名老乡觉得既然出来打工,辛苦一些也无所谓,于是便开始了建筑工地的打工生活。约一个月后,工地上又来了两名从安徽合肥前来打工的老乡,这样,6名老乡一起在工地上勤奋地工作起来。

  张波告诉记者,他和几名老乡打工时都特别勤奋,每个月如果按照工作量都能挣到一千四五百美元。然而到了月底该发工资的时候,却总是发不下来。

  “我们去找安哥拉建筑工地上的老板询问,老板说,要押一个月的工资,我们也就默认了,到了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间,工资还是没发下来,找老板询问答复是押两个月的,后来又说押三个月的,就这样,一直到我打工的第六个月才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对此,大家都非常生气,找当地的老板理论,却被告知“工资就是这样发的,不干就滚回国去。”

  “安哥拉建筑工地的老板手里有枪,今年2月一个四川籍打工的人跟老板也是由于工资的问题起了摩擦,老板用枪将这名四川籍的工人打伤了。”张波说,不敢与老板叫板,今年10月18日,张波和几名老乡只得回国了。

  对于张波的遭遇,一起去安哥拉打工的肥东人徐大哥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个说法,徐大哥告诉记者,他是在张波到安哥拉一个月后到达那里打工的,也被拖欠了五个月的工资。“我们六个人每个人都被安哥拉建筑工地的老板拖欠了五个月的工资。”

  回国后向商务部门投诉

  回到肥东县后,张波和几名老乡越想越生气,于是决定找当初派遣他们出国务工的远洋公司讨个说法。“找到远洋公司,他们却不予理会。”张波和老乡分头找相应的部门进行投诉,寻找解决欠薪的途径。

  带着张波和几位老乡的疑问,记者也向远洋公司进行了询问,公司的一名王经理告诉记者,张波他们几个人的事情公司已经了解,“张波他们几个人所称的五个月工资,我了解的是已经发给他们了,如果他们现在还找我们要工资,他们的行为就是诈骗。他们不是已经向我们的主管部门投诉了嘛,不行的话,他们想走法律程序也行。”

  对于远洋公司王经理的说法,张波、徐大哥以及其他几名老乡都分别进行了否认并驳斥,“拿到就是拿到,没拿到就是没拿到,我们农民工不会说谎。”对于这位王经理所称张波等人的行为属于诈骗,大家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张波、徐大哥和几名老乡昨天下午已经把投诉材料交到了合肥市商务局的外经处,“接待我的工作人员说要帮我们跟劳务公司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功,建议我们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

  商务部门帮协调但无强制措施

  记者今天上午从合肥市商务局外经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张波等人的遭遇,商务部门外经处目前只能帮他们与远洋公司进行协调,但是不能对远洋公司采取强制措施。“张波等人工资是海外雇主拖欠的,也并非远洋公司拖欠,所以外经处目前只能帮助张波等人与远洋公司方面进行协商,如果最终协商不成功,那么张波他们也只能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

  商务部门也提醒公民出境务工一定要通过经国家批准的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可通过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核实),并与其直接签订合同,不要通过不具备资格的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出境务工手续,特别是不能持旅游、商务签证出境务工,更不要轻易缴纳费用,谨防上当受骗。(实习生 马琳 本报记者 郑静)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