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透过居民收入实际涨幅看通胀

2013年11月15日 13:2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依照国家统计局的换算公式,可以反向推算得出,从1978到2012年,我国CPI大约上涨了6.1倍。尽管明显较发达国家超高,但与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比较,尚可称之为“可控”。只是,我国的CPI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现实通胀情况。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刊文说明,从1978年到2012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倍,年均实际增长7.4%;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8倍,年均实际增长7.5%。

  此次国家统计局专门发文,是有针对性的——日前,媒体曾以“城镇居民收入34年增长71倍”为标题,报道1978年-2012年的3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8倍。

  国家统计局及时进行专业的数据解读,以厘清“居民人均收入名义增速”和“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之间的差别,是必要的。如此,既可以避免部分人士对“中国增长模式”过于乐观,又可以减少民众真实感受悬殊所带来的不满情绪。

  通过国家统计局的解读,我们也可以间接得出34年来我国CPI指数(通胀)的整体情况,依照该文附件的换算公式,可以反向推算得出,从1978到2012年,我国CPI大约上涨了6.1倍。

  34年来CPI上涨6.1倍,尽管这一涨幅相比同期欧美等发达国家明显超高,可是,理性看待的话,无论是横向对比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同期CPI涨幅,还是直接对比我国同期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我国34年来的CPI增幅,其整体仍可称之为“可控”,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亦可称之为“利大于弊”。

  但是,如果对我国历年CPI进行更深层面的辨析,则会发现,我国当前的CPI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现实通胀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CPI指数是受压制的,并不能准确反映CPI所涉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价格”。比如,历年来,我国农产品(尤其是主粮)价格一直受到指导性价格控制;甚至相当部分的日化用品,在通胀高企的年份,其生产企业也会频频遭受价格约谈,比如,2010年年底,在全年CPI将冲破3%警戒线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就分别约谈了日化用品、方便面、桶装水、白酒等生产企业。

  第二,我国CPI的权重也是值得商榷的。自1978年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比重已明显降低,可是在2011年对CPI权重调整之后,食品占CPI的权重虽稍有下调,但仍然高达31.39%,而居住占CPI的权重虽有所上调,但仍仅占CPI权重的17.82%,这些与我国居民对当下生活成本的真实感受,具有较大的背离度。

  受压制的CPI指数以及值得商榷的CPI权重,这些均表明,我国34年来的CPI真实涨幅,很有可能超过6.1倍。而这也间接表明,1978年-201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可能远低于10.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亦可能远低于10.8倍。(杨国英)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