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破解城市“堵”局须软硬兼施

2013年11月15日 16:15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海口市拟优化调整滨海大道交通组织,形成4个循环交通组织,化解该道路日渐拥堵的问题,引起市民关注。昨日起,海口将开展为期2个月交通大整治,多举措提速道路,为60个“堵点”通经络,试图破解主城区道路日渐拥堵的困局。(详见11月14日本报A07版)

  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令各大城市头痛的大难题,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形象,更关乎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后发城市的海口,却也因一系列历史、现实因素,陷入“堵”局不能自拔。当前,海口市花大力气治堵,并将其作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列为海口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城市管理年”活动重要内容,这体现出了海口治“堵”的决心之大、出拳之重。

  当前,海口市为治堵采取的相关举措包括封闭滨海大道上部分路口、主干道增设隔离护栏、增设红绿灯系统等,这些治理措施,不失为海口交通局部调整优化的好方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堵点”的拥堵现状。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破解城市“堵”局,不仅需要各种缓解的软措施,更需道路基础设施的硬建设,只有“软硬”兼施,齐头并举,方能真正打通“堵点”。

  笔者认为,各种治堵软政策都无法改变海口车辆密度逐渐增大的现实,治理海口“堵”局,更需要发展的是城市次干道和立体交通等,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硬建设。相对而言,海口的交通拥堵现状与海口车辆密度并不相适应,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海口早期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存在严重不足,路网体系极不发达,东西向主干道路设计数量及可承受车流量与实际车流量不相匹配。对于海口而言,市民出行的总需求不会骤然下降,各种交通工具对道路资源的挤占短期内也不会减少,相反,随着人均车有量增加,海口的交通拥堵必将进一步恶化。

  中医常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堵如治病,对于城市交通而言,通则不堵,堵则不通。对海口而言,最大的不通就是次干道上丫杈路口和丁字路口多,断头路、烂尾路遍布大街小巷,没有形成科学规划的路网。如打通市内这些断头路、烂尾路,合理规划,将其作为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发展,使其成为市民出行的替代路线,对于建成网格状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分流主干道上拥挤不堪的车辆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

  随着海南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加之国际旅游岛进入散客时代,将有更多的车辆涌入海口的街头巷尾,在车辆密度日趋增大的前提下,根治拥堵就必须将交通基础设施硬建设作为首要策略,而一些缓解措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外,海口还可以利用现有道路基础,科学设计,大力发展如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等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对交通道路进行科学治理,加强地下管网改造,以根治积水问题;设置潮汐车道等等。只有标本兼治,方能通透城市。(饶思锐)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