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回应医院百强榜加剧看病难:是患者应知的事

2013年11月27日 10:2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高解春(资料图片)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回应“医院百强榜加剧看病难”——

  近期,一份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全国最佳医院和专业排名”引起广泛热议。大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这份排名与自己心中的预期基本一致,也有一些评论认为评价标准还有改进空间。

  作为与每个老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行业,医疗领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排名对患者就医有哪些实际帮助?制定排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排名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本报记者昨天专访这份榜单的科研团队核心人物、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  

    挑选专家不存在“集聚”

  《广州日报》:最近,由您和您的团队制作的“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引起热烈讨论。

  高解春:其实我们每年都要发一次排名,从2009年以来从来没有中断过。可以说,这是国内首个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最佳医院排行榜。

  这四年来,榜单愈发受到全国各大医疗机构认同。只要看参与打分评选的专家组成员,从最早的1824人到今年的2570人,选票有效回复率从44%到61%,投票数量大幅提升,业内大部分同行对这个排名还是比较认可的。

  《广州日报》:今年的榜单和去年相比有哪些地方不同?

  高解春:今年最佳专科排行榜增加了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两个项目,专科评价数量由28个增加到30个。主要是考虑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对康复理疗的越来越重视。

  《广州日报》:如何保证这份榜单的客观公正?

  高解春:作为第三方评审机构,我们不会直接参与。我们所做的,就是保持所有评价指标的稳定性。比如,每年发放给专家的同行评议问卷不变、资料收集方法不变、统计分析方法不变、整个设计的思路不变。

  医疗行业在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领域。从这份榜单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人“拷问”排行榜“凭什么评”、“怎么评”。但我相信贵在坚持,只要方法学正确,公平公正,工作细致、规范,排行榜就会赢得愈来愈多专家和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广州日报》:有人提出,参与打分的这2570名专家,是否会存在着一种集聚效应,从而对某些发达地区医院比较有利?

  高解春:我们已经建成的专家组数据库非常庞大,从这个数据库中,我们按照东、中、西三类地区每个专科随机抽取51位专家作为信函调查或Email调查的对象。特定专科中专家数量不满51名的,按实际专家数量列入调查对象范畴。

  专家提名第1位的,计12分;提名第2位的,计10分;提名第3位的,计9分;提名第4位的,计8分;提名第5位的,计7分;提名第6位的,计6分;提名第7位的,计5分;提名第8位的,计4分;提名第9位的,计3分;提名第10位的,计2分。

  以神经内科为例,51名神经内科专家中,有35位专家提名某医院,其中20位提名第一,6位提名第二,5位提名第三,3位提名第四,1位提名第五,则该医院神经内科专科的等级分为20×12+6×10+5×9+3×8+1×7=376。

  引入“专科声誉评估法”

  《广州日报》:说到评选的标准,也就是您刚刚提到的“怎么评”,这份榜单有哪些指标参照?

  高解春:我们使用的是以“专科声誉评估法”的方式,再辅以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值、国家级获奖情况等要素制定评选方法。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我们先想出来的,国际上已经有成功的先例。这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有效、懂行的“全国专家库”。我们目前的这个专家数据库中,包括了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学科的全国委员会委员、中青年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国内最懂医院、最了解医院的人来给医院打分。

  《广州日报》:对于在评价体系中考虑SCI论文数量和国家级奖项问题,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有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医院因为论文数量等因素没有入选?

  高解春:在整个评分中,论文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并非主要标准。占总分80%的是医院的声誉,也就是它的临床能力,这个和患者切身利益相关。因此,论文数量和荣誉奖项对医院最终排名影响并不大。

  医院的声誉指数是医院最后的生命力,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内涵,有历史沉淀。就比如在国内,患有眼疾的病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去广东求医,有时候甚至成了一种潜意识里的反应。

  排名不会加剧看病难

  《广州日报》:如今国内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优质的医疗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大城市。有评论就认为,这个排名是否会让原本就已经饱和的好医院更加人满为患?

  高解春:“看病难”并不是一份排名就能加剧或者缓解的。要让患者自愿到基层医院看病不是靠行政命令或舆论来控制的。

  全世界的病人都想找最好的医生看病,如何引导这种局面呢?那就是通过阶梯价格、医保定点等方法来加以限制和引导。而这些问题与排行榜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医院服务是一个体系,纵向包括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层架构,横向包括医疗、康复、护理等机构。

  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首先要依靠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来缓解。而我们这个排名只是让原本就应该让患者知道的事情彻底公开了。

  《广州日报》:能不能继续就这份榜单和患者知情权做一下解读?

  高解春:有人总认为,让老百姓了解的越少,事情就越好办,问题就越好解决。这不仅不负责任,对缓解医疗资源紧张也没有多大作用。患者支付了医疗费用,当然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疗资源。我们制作这份榜单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要清晰明白地告诉患者,当你急需医疗救治,可以按图索骥去寻找最合适的医院。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有常见病也往榜单上的这些医院跑,在患者遇到专科疑难杂症时,需先转诊到区域性医疗中心,找专科医生诊治。而榜单的重点是专科医疗,即指导患者在经全科医生初诊后转向专科的方向。

  至于如何引导,就要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就如我们一直强调的,用制度来平衡医疗资源分布,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或舆论控制。

  不会刻意搞区域平衡

  《广州日报》:榜单已经连续做了四年,随着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您是否会受到一些外在的压力?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医院未来的效益。

  高解春:我懂你的意思,我想我们依然会坚持自己一直以来所恪守的原则,用客观数字说话。我们只是一个第三方平台,自己并不直接参与。同时,我们也不会和这些医院有直接接触。

  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不会刻意去搞区域平衡。就好像作为沿海省份,福建今年一家医院也没有入选。

  榜单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成为医学研究的学术标杆,鼓励没有入围的医院用临床表现和科研成果来提高自己的排名。

  《广州日报》:国际上有哪些医疗领域的排名值得我们借鉴?

  高解春:国际上最著名的医院排名是美国的“最佳医院(Best Hospitals)”排行榜,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社推出,现已连续进行了23年。这个排行榜使用“IHQ评估法”(医疗质量控制+声誉评估法)。

  但这里有个前提,美国有一个医保联网数据库,数据库里有全美所有医院的规模、质量等重要数据,如“质量”里会含有每家医院的治愈率、死亡率、死亡人数等关键数据。而我国没有这个数据库,所以我们目前只能采取以“专科声誉评估法”的方式来相对客观公正地挑选出国内的优质医院和专科。(文/记者 贺涵甫)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