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将推老年人意外伤害险 用于抑制“讹人”不靠谱

2013年11月28日 17:31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导读】北京将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北京市民政局表示可抑制讹人现象。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这两天四川达州3名儿童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的事情,在经过公安部门依法对“摔倒太婆”蒋某及其家人处罚之后持续发酵,“摔倒老太”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每次都下跪喊冤。就在事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网友关注的时候,北京市昨天(27日)宣布“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将在年底推出,而且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这将一定程度上抑制“讹人现象”的发生。

  北京市即将推出的这个“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不受年龄和户籍限制,在北京生活的50岁以上的300万老人都可以参保。而且上不封顶,100岁也可以投保。年度险费每份17元,保险期限一年,一个人最高可购买4份。保单生效后,老年人坐公交、地铁、逛公园、做志愿者时意外受伤都可以理赔。

  这是北京市首次以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共同尝试推出的专门针对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险种,应该说这也是件好事,不仅填补了商业类保险对于高龄老人保险的空白,也将为300多万在北京生活或工作的老人提供更多的保障,而且政府还为60岁以上的三无人员和五保户等老人买单。

  但问题是它到底能不能抑制讹人现象的发生?这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两码事,讹人是个社会公德的问题,即便有再多的保障,讹人的人还是会去讹人,要想抑制讹人现象,必须加大对讹人的老人的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强对乐于助人的人的表彰和保障,在情况查清之后,甚至可以让讹人的人大大赔偿被讹的人,这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讹人现象的发生。

  北京市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应该是件好事,但关键是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说这将一定程度上抑制“讹人现象”的发生,很多网友提出了不同观点。比如说,有的网友就说,买了这个保险,讹人的人也照样会去讹人,说不定有人既讹保险公司,也去讹扶他的人,讹人是道德的问题,再多保障也没用。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铭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光昱表示,自己不太同意“讹人是一个道德问题”的说法。他认为,讹人首先是一个法制问题,就是所谓的敲诈勒索,当达到一定金额的时候,实际上会构成刑事责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因为年龄大小或者性别而有任何差异,只要讹人这个行为能够加以确认,即便是老人也应该承担应的责任。讹人这个问题应该从法律层面来解决,但长期解决这个问题更好的方法应该是使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仓禀实而知礼节,社会保障越来越好的时候,可能这种讹人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北京这次即将出台的条例会碰到两个最关键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老年人知道能有这种超过5万块钱的保障的话,讹人这种现象会不会发生的越来越多。第二个问题涉及到保险理赔,保险理赔非常困难,有非常繁琐的法律程序,到底保险理赔能不能起到政府希望达到的效果,还有待一系列的制度保障,甚至包括具体的法律探索。

  北京市这个老人保险单就意外伤害来说,发生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最高赔付5000元。如果你买了4份,最高可以获赔2万,其他更多的赔付细节,目前还没有看到。但有网友罗列了一些别的保险公司老人意外伤害险的赔付细节,比如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不赔、有旧伤摔倒又骨折的不赔。有网友说了,要保险公司赔你多难啊,就这,还抑制讹人,不可能。

  还有一位网友“赶海蟹子”说的很讽刺:如果这样,或许这样老人摔倒就有人敢扶了,不过扶之前,先看老人是不是买保险了,于是以后老人出行必备两大件:身份证、保险证明。这不免让人想到另一个问题,老年意外伤害险,是不是会有比较复杂的取证程序,这样会不会反而耽误老人的救治?李光昱指出,理赔本身就和保险公司构成一个矛盾,所以需要一整套的制度来保证。

  对于“讹人事件频频发生,老人摔倒不敢扶”,很多网友认为,很多讹人事件讹了就讹了,有的助人者一直蒙受冤屈,甚至还赔了钱,即使到最后查清了是被讹,对讹人的老人也没什么处罚,这才是问题。这次四川达州处罚了讹人老人和她的家人,她现在还在喊冤,可见她也重视自己的名誉,以后对讹人的人不管他多大年纪,如果找到证据是讹人,就应该处罚,甚至应该重罚而且赔给做好事的人钱。

  李光昱表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罚的问题,当金额达到一定数量的,实际上涉及到敲诈勒索,是一种刑事犯罪。对于讹人的老人来说,不在于她喊冤或者不喊冤,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她到底是不是冤屈的。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