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日报:领导者也要“有所不为”

2013年11月29日 09:53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一位领导干部在谈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意味深长地说:管好该管的事,敢于“有所不为”,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一席话,发人思考。

  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曾有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古人说,为治必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意思是治国理政要有一定的章法,上下级之间的职责不能混淆,要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做到不揽权、不越位、不错位。古今中外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什么都“事必躬亲”是不可取的,身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有“为”的雄心壮志,还必须讲求“为”的科学方法。

  然而,现实中,“上下相侵”的现象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在一些部门和领域还相当普遍。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不讲层次、大包大揽,动不动就当“保姆”,大事小情都包办,往往费力不讨好;有的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捡芝麻丢西瓜,忙来忙去没忙在点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些领导干部工作质量不高,推进效果不好,并非“为”得太少,而是“为”得太多,管得太宽太细太具体。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存在权力依恋,有的怀着“武大郎开店”心态,还有的对下属缺乏信任,一些领导干部对别人的能力不放心,担心把事情办砸了,影响工作进展和事业发展。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囿于私虑,都应看到,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为大家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搭建平台,让人们发挥才智、建功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把事情做好、把事业做旺。越俎代庖、指手画脚,不但会造成工作交叉、层次重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还会弱化下级功能,使他们想干不能干,有劲无处使,甚至“勤婆婆”带出“懒媳妇”,影响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如何破解这一困境?需要大胆把下属推向工作一线,“放手”让他们挑大梁,“放权”让他们唱“主角”,以自己的“不为”成就和促进别人的有为。

  放手放权的前提是信任。信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战争年代,当某一级指挥员牺牲时,上级马上指定代理人,有时甚至指定一士兵代理排长、连长或更高级的军官,这些受命于危难之中的战士,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创造骄人战绩,原因何在?信任的力量使他们奋不顾身,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现在,信任依然是上级对下级的最好奖赏,依然是领导者用人成事的核心密码。因此,领导者一定要相信下属的才智,拿捏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的关系,尽好该尽的职,用好该用的权,放手让他们干事担责、发光发热,尽快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也使自己从繁冗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时间和精力思考和解决重大问题、难点问题。

  “有所不为”是一种管理境界,也是一种管理自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少干扰多协调,少指责多服务,营造包容信任的氛围,才能让人敞开思路谋事,放开手脚干事。当然,放权不等于放任,放手不等于撒手,任务下放、职责分解之后,领导者不能当“甩手掌柜”,还要搞好统筹协调,及时纠偏引导,积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正能量。只有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像动车组一样集体发力,方能活力奔涌、奋发有为。(韩志金)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