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正视那些“井下”的城市阴暗面

2013年12月09日 11:2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北京“井底人”王秀青的生活继续受到社会关注。继井被封住后,王秀青搬进的废弃岗亭也遭遇拆除。(12月8日《新京报》)

  媒体的关注,是希望王秀青的边缘式生存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继而得到较为体面的救济。但,封井也好,拆除岗亭也罢,自始至终,有关部门的“改变”都是基于“怕影响不好”,而没有人想过,走上地面的他们将在何方度过寒冬长夜。

  如果在救助理念上,仍是将城市的形象秩序优化优先于城市边缘者生活的改造,那么,我们的救助或许注定与“生活”和“尊严”无关,能够成为井下之民已经是一种幸运。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王秀青得以谋生的擦车差事,也如其井下生活一样——城管一来,收入也就没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荒诞的隐喻:工作也好,居所也罢,他们似乎注定只能是光鲜亮丽的城市背面不能见光的存在。

  该怎样去救助那些漂泊在城市边缘的居无所居者?这无疑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命题。包括救助的常态化、立体化——从就业到居住,等等。但是,在治理层面,先去正视那些作为城市阴暗面的存在,才是一切改变的起点。不管怎样,无关身份与地位,他们应该是城市的客观存在,而非挥之即去的伤疤。如果在管理者眼中,他们仅仅只是不该存在的“污点”,又谈何在治理上给予真正人性化的救助与扶持?

  委婉点说,封井式治理是治标;而实质上,那些被封住的井恰是城市人本观念缺失的现实印记。这种印记从桥下水泥锥,到驱逐流浪者,再到井下之家被封,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如果围观不再起作用,甚至当由同情心和媒体责任感驱使的围观与报道,反而起到“反作用”,寒冬里的居无所居者又该到哪去寻找慰藉?

  王秀青11岁的小儿子说,“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来,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的。”面对这位孩子的心声,管理者也应该有所启发,在寒冬来临前,还有多少人缺乏基本的避寒之所?管理者的目光能否看到那些未被阳光照射的“井下生活”?(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