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现场办公不能变成现场拍板

2013年12月17日 10:21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现场拍板”,曾经是体现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有魄力的惯用词。但往往正是这些“现场拍板”,日后多遭百姓诟病。

  对此,南京市日前出台《关于加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监管的意见》,其中明确,不得以传阅、会签、个别征求意见、现场办公会等形式代替集体决策。该意见强调突出了集体决策,可以说,这是用刚性规定来杜绝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后可能的“脑袋发热”。有媒体以“南京禁止以‘现场办公’代替集体决策”为题进行了报道。但仔细想想,其实“现场办公”与“集体决策”原本并不矛盾冲突,为何却会出现对立呢?

  领导干部“现场办公”,本是件好事。尤其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更值得提倡。但现实情况是,热衷于通过“现场办公”进行“现场拍板”的领导干部常常是一二把手等主要负责人,他们现场办公时往往很容易脑袋发热,或加快节奏或改变方案。于是乎,也就埋下了日后“闹心工程”甚至“烂尾工程”的根。所以说, 下转A4版

  上接A1版 现场办公是好事,但切勿在现场就独自一人豪言,“这事就这么定了”!

  少数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之所以能“现场拍板”,究其实质,与“现场办公”并无必然关联。主要还是由于大权在握,无需向人请示、汇报、商量,“一人拍”、“一言堂”搞惯了。倘若平时对同事及班子成员足够尊重,并有制度约束,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状况。基于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毋庸置疑,集体决策,必须有刚性的制约制度作为保障,以强大的监督机制作为威慑,才能从形式到实质上都避免主要领导干部的“一言堂”。

  还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喜欢搞“现场拍板”,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到现场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把现场决策、现场拍板当成了向公众展示其个人决策魅力的大看台,众目睽睽之下,挥手之间,想肯定什么就肯定什么,想推翻什么就推翻什么,那是何等的有魄力!倘若他们真的喜欢经常性地深入现场办公,还会有“政绩工程”扰民么?城市马路还会反复“开拉链”么?一些城市的渣土车还会横冲直撞么?

  当然,领导干部真心实意的“现场办公”,还是多多益善。只有多到现场,多听街谈巷议,多接地气,才有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告诉我们,领导干部需要现场办公,要让参与决策的领导干部都到现场看看,听听群众和专家学者意见,踩点泥土回办公室,然后坐下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集体决策,效果才会好。倘若部分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其他领导干部依旧高高在上闭门办公,集体决策时,也会因语境不一而难以集思广益。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