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半数加班无补偿 期待权利的补强

2013年12月17日 13:41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15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年报告》正式发布。在劳动观念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对目前工作的整体评价较高,但在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评价较低,谋生仍然是劳动者第一位的工作价值。(据《新华网》)

  无论《劳动法》还是《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权利都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不过从现实来看,这些权利显然已“纸面化”,并没被落到实处,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迟迟得不到保障,以至于欠薪问题一度成为“国家工程”,但未能得到根治。

  之所以如此,既有执法不严下的法律不彰,也有权利救济渠道不畅通,更有供需失衡之下的权利让渡。但这种解决,不能完全依靠“人口红利”消失之后,供需关系倒置进行自我调节,在资本逐利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权利保护,还得走法律规范和行政治理之路,需要提供“国家保护”。

  事实上,造成如今这种状况的原因,还在于制度性安排之下,员工和企业的话语权分配极端不平衡。在很多地方,作为劳动权利保护的政府部门,在发展经济的思维指导下,对于企业的侵权行为,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法律规定被架空,劳动权利被侵占没有被有效制止,并成为一种体系性的存在。同时,在其他如工会建设、维权通道、行政监管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劳资双方在博弈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推进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结果便是法律权利和实际权利脱节,劳动权利始终得不到有效保护。

  半数加班无补偿期待权利补强,其措施的落脚点不仅在于打法律补丁,或开展一两次专项整治行动,更多地需要建立长期而有效的机制,一方面要强化职工工会的建设,给员工搭建一个与企业对话的平台,改变“单兵作战”的劣势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快速而灵敏的干预措施,不仅要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上及时有效,更应在完善管控措施上更加扎实,只有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重权利,保护权利的环境,“半数加班无补偿”才不会成为劳动者的恶梦。(堂吉伟德)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