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能源站环评莫让顾虑“悬着”

2013年12月24日 15:4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报载,广州西村能源站项目搁置两年后再次启动环评,环评公示称项目存在发生爆炸的风险,但在最不利条件下发生燃气泄漏爆炸事故时,临近的3个小区仍在轻伤半径范围之外。

  看到“泄漏”、“爆炸”这些字眼,能源站的风险让人担忧是自然的事。2011年的首次环评公示,正是因临近小区,居民认为等于身边安个“定时炸弹”兼噪音污染而反对。今番新环评称厂内不设置天然气储备罐,仅靠管道在线供应天然气,大大降低了环境风险,应该说是回应了居民的关切,但对项目“杀伤力”的评估是否能彻底打消公众的顾虑,仍有待观察。

  环评报告具体称,当发生最不利的调压站及管道全管泄漏爆炸时,死亡半径为40米,重伤半径为69米,轻伤半径为118米。距调压站最近的富力半岛小区距离为130米,金广电大厦距离为136米,距厂区内天然气管线最近的松鹤园小区距离约为125米。环评据此推论出三个小区都在燃气泄漏爆炸带来“轻伤”的范围之外。

  应该肯定,这是“以数字说话”的严谨态度。然而,公众仍难免有疑问:倘若发生燃气泄漏或爆炸,其后果是否仅仅限于死亡或伤人,是否还有诸如空气污染乃至疏散封路等影响;而且,事故的发生是否能如定向爆破一般,可以如此“精准”控制破坏力范围?就算理论上的事故伤害范围圈定较为准确,但居民小区可能幸免伤及的最小距离仅为7米,最大也就18米,谁能保证没有人会不小心走过了界?对于本身就存在相当风险性的项目,只用如此“微距离”来计算其破坏力,无疑有点“悬”。

  众多事故早已证明,理论破坏力与实际破坏力往往不是一回事。这也是一些事故带来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因而,从敬畏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安全系数、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对能源站的“杀伤力”评估应当尽量高估而不应低估,尤其要充分顾及直接相关居民的疑虑。

  诚然,公众对能源站的风险性或不应过分敏感、草木皆兵,但消除公众疑虑须基于科学评估、充分论证之上。

  再说噪声污染问题。环评报告建议追加约5000万元加强噪声治理,但承认即便是采取了措施,锅炉排汽噪声、吹管噪声等仍然会对周围1000米范围内的住宅区产生一定影响。由此看来,近在咫尺、处于声环境敏感范围内的几个小区,仍难免遭受噪声困扰。

  总的来说,搬迁燃煤发电厂,换来清洁能源站,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方向上没错。但是,是否非要以能源站项目上马作为发电厂搬迁的前提条件,该不该在临近居民密集区兴建能源站,有没有另外的可选方案,民意如何得到体现,这些回归本源的问题是决策者应当谨慎斟酌的。(洪 绩)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