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王健林:在中国企业界我的读书量算是很高的(2)

2013年12月27日 10: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谈电商

  已经着手做电商但会坚守实业不动摇

  南方报业:之前您与马云有一个关于电商的“赌约”,后来您又取消了这个赌约,万达现在也在做自己的电商项目“万汇网”。

  王健林:其实在没有跟马云辩论之前,我们就已经着手做电商。因为我认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工具。我讲一句话:所有行业都要电商化。但万达做电商并不是转型,万达会坚守实业这点不动摇。因为如果没有实业做支撑,所有虚拟的东西都不可能坚持。

  现在欧美电商做得好的,几乎全是实体。因为实业有这个意识,愿意运用高科技,愿意去电子商务化,是完全可以融入O2O模式的。不过现在无论国内外,O2O模式还没有完全成功的经验。而万达有最丰富的线下资源,到明年不动产规模全球最大,酒店全球最多。有这么丰富的线下资源,为什么不放到线上拓展呢?所以我们做电商,是为线下服务,令线上线下更好的融合。就相当于做一个“智慧广场”、“智慧万达城”。

  南方报业:万达电商的概念,跟很多电商都不一样。您强调的是大会员,是大数据的概念。

  王健林:现在每年有十几亿人次进万达广场消费,我们估计到2013年肯定会超过20亿人次,到2020年最少达到50亿。根据我们对会员的调研,平均每个人每年来万达广场消费10次,那到2015年就意味着每年会有2亿人来消费。过去我们只是知道来了多少人,销售额是多少;但究竟是什么人来,消费习惯是什么,哪个城市的人更喜欢消费等数据没有。

  所以我们建立了会员系统。通过一些优惠,比如你消费100元,就加你2元或5元的等值金,来吸引大家;还有比如抽奖、讲座、体验活动。目前我们在六个重点城市推出颇受欢迎,超出我们的预期。有了这个系统,比如电影院上午上座率不高,以前只能干等,现在通过会员系统及时推送促销信息,本来30元,现在15元就可以看了,马上就有人订票了。

  第二个是数据系统。配合移动终端,把会员消费的次数、额度、喜好和所有的这一切东西建立和掌握起来,由大数据来做出分析,就可以利用起来。比如你可能会发现,消费最高的店并不是租金最高的,就可以据此对以后的招商和布局进行调整。只要我们的数据足够多,有上亿人,这个模式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了。万达可以用来做推广,别的公司也可以来用。这就是我们做电商的大致想法。可能10年后你会发现,没有单纯的电商公司,也没有单一的实体公司。现在马云也在做实业,这是同一个道理。

  ■侧记

  被“推”上“首富”的王健林

  曾说“富豪榜就是杀猪榜,我可不想上”的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今年10月以860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首次登顶福布斯2013中国富豪榜。而此前发布的“彭博亿万富豪排行榜”、“2013胡润百富榜”上,他同样位列中国“首富”。不过从王健林的个人经历看,从入伍到转业、从政到下海,从做住房地产到商业地产再到进军文化旅游产业,他成功路上的一次次关键转型,似乎总是被一些偶发事件推动着,而偶然背后实则有埋藏着必然因素: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从“官”到“商”的转型

  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就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百万裁军”启动,王健林迎来了第一个重大的转折。1986年,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在办公室一干两年。

  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本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有了一个新的选择。西岗区区政府办的一家国有房地产企业陷入困局,欠了600多万元贷款——当时,区财政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700万元。区政府里无人敢接盘,而敢想敢做的王健林“逆向思维”地认为:这个公司办得这么烂,随便弄点成绩就比他们强。

  这次选择,成了王健林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契机。第一年上任,王健林通过旧城改造挖到了第一桶金,成功实现了从“官”到“商”的转型。

  1991年,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准备在大连选3家企业,作为东北地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当时无人申报,王健林又第一个吃了螃蟹。他所在的公司成功完成改制,改名为大连万达集团。几年后,国有股彻底退出,王健林完全跳出了体制外,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

  而当初万达从住宅地产转型到商业地产,也多少有些偶然。当时,公司有两名老员工生了重病,“那时候没有医保,公司有钱就可以治,没钱就算了。我当时决定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救他们。”王健林分别为他们花了200多万、100多万治病。王健林想到:公司如果再发展几十年,员工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大之后,到时候生病的人多了怎么办?而住宅地产赚的是快钱,没项目就没钱赚,而商业地产有租金收,可以保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后来万达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王健林形容是“逼上梁山”。2003年万达购物中心需要配建电影院,最初跟美国华纳院线合作,但由于中美WTO谈判规定外资不能控股中国影院,华纳不愿做小股东;华纳也并不太看好中国市场,结果合作没成。王健林又找了上海广电集团,签了协议交了保证金最后还是没成。但这时万达有10个新店要开业,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开始做院线。

  就这样,各种机缘、各种偶发事件,一步一步似乎就把王健林推上了今天“首富”的位置。

  想低调也低调不了

  不过,偶然背后实则必然。

  王健林这个出身红色家庭、少年从军、青年从政的时代弄潮儿,在创业之前便已准备好了所有从事商业的素质,在进入商海之后爆发出了更大的能量。

  采访王健林,他的思维、逻辑十分清晰。部分问题的答案,和以往他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的答案也几乎并无二致。这也许说明,一是这些问题他早就深思熟虑,二是他的记忆力惊人。

  对于“首富”的帽子,王健林显得不屑一顾。他说因为公司规模大了,万达的商业模式又很成功,所以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但他借戴尔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创造了一家伟大公司”说,他要做到万达在他退休交出去后依然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他庆幸过去从商之路所犯的错误不多,但他仍十分警惕未来要少犯错。他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贵是真的贵,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我庆幸我现在还没被人带到沟里面去,今后如何少犯错误,或者知错就改,我正在摸索”。

  王健林敢想敢干但不蛮干,军队的纪律性训练又使他严于管理。万达最著名的管理模式叫做模块化管理:把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按时间分成300多个节点,每一步每一个相关业务部门做什么,都有严格规定。从做规划到买地到施工,万达的项目周期一般控制在18到24个月。万达的高管透露,万达从来没发生过项目延期竣工或者超过预算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万达在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壮大,正好抓住中国城市化加快的大势;万达投身文化旅游产业,也迎上了过去这些年中国消费力猛增的机遇。有人形容他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的机会。

  曾经打算万达做到1000亿规模就退休的他说,“没想到目标实现得太快,没事干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又延迟了退休”。他打算2020年退出一线,到时候也不一定让他的儿子王思聪接班,“这得看对企业发展是否有利来做判断,要看他能力够不够,大家认不认可,如果不行就请职业经理人”。

  尽管如此,言语之间王健林似乎不会是一个乖乖退休的人。他说退休要看怎么退,“一种是全退一种是半退,我想我至少会留在董事会”。他说,人不能永远干下去,岁数大了脑子不灵的时候反而会变成公司发展的障碍。但他十分强调创业家、精神领袖对一家企业的重要性,“说老板在不在一个样不对,那不是抹煞老板的作用嘛”。(记者 卢轶 牛思远 实习生 琚炼)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